下载此文档

职业需要“专业”:一个曾对专业又爱又恨的毕业生的故事.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精英: 职业需要“专业”: 一个曾对专业又爱又恨的毕业生的故事文/ 鲍金勇新精英生涯规划师, 《原来大学可以这样读》作者一天, 我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条信息:“今天面试了一个读食品的应届生,今晚又有一个高三生问我报考食品好不好?这让我陷入思考, 如果我可以重来, 我会如何选择?答案是: 我还会选择‘食品’。”微博主是我的一个学生,已经毕业工作一年多了。我对她的感慨很好奇, 于是联系到她,聊了聊她的大学和现在的工作,知道了关于她的“专业”故事。她叫小叶, 高中时身体不太好, 平时看了很多医学营养相关的书籍, 慢慢地她喜欢上了营养学、食谱、烹饪。于是在高考时想报考医科大学读预防医学或营养相关专业。她当时的高考第一志愿是南方医科大学, 结果差 2 分, 第二志愿: 华南农业大学, 食品专业, 第三志愿: 深圳大学化工学院, 食品专业。一看这样的志愿, 基本能判断她是非食品不读了。结果她被华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专业录取。尽管还是没有考上医科,但是她还是很满意录取结果。进大学的那一刻, 她已经开始给自己一个规划,就是:学好食品专业,向营养方向靠近, 考取营养师,逐步钻研,成为高级营养师。真让人感动! 大一一开学,她就被五花八门的社团组织迷惑了,参加了 N 个组织。受到师兄师姐们的影响, 对营养师的追求逐步模糊在脑海。N 多的活动和无序的学习, 成了她大一生活的主调。就这样忙忙碌碌一年时间, 她也从师妹转变为师姐, 但还是一直对学习漫不经心, 总是感觉上课是浪费时间。不过,“营养师”一词还是时常出现在她脑海。大二结束后, 她认识到真正的营养学最好有医学基础和背景, 但目前所学的专业知识涉及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很少。她自己想过通过考研转到医学营养学方向, 但通过对医科大学营养方向考研的了解, 得知此方向只招医学生, 于是她当初执着做营养师的决心已经死了一半。不过, 机缘巧合, 大二暑假她参加的了“益暖中华”谷歌杯第二届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 比赛项目为健康营养信息快车道, 这让她实践了一次“营养师”工作。她突然觉得自己对“营养师”的追求不至于那么狂热。慢慢发现自己貌似对食品本身比较感兴趣, 比如更关心胡萝卜是如何炒得更好吃而非关注胡萝卜中含有多少营养素。因此, 她开始更多关注烹饪、食品制造而非营养学。上了大三, 她开始接触很多专业课, 并进行一些实验操作, 如有趣的烤鸭制作、菠萝罐头、感官评定实验。一丝兴奋的同时, 她开始觉得如此简单的实验, 何以对得起“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自己曾经觉得非常神圣的专业。因此,她对食品专业开始有些深痛恶绝,甚至坚信:如果重新选择,自己肯定不选食品专业。到了大四, 她开始考虑该找什么工作了。经过深思熟虑, 她给了自己三个关键词: 食品企业、技术类岗位、国企。选择食品企业是因为她觉得不能白读四年大学, 想选择技术类岗位是因为考虑到技术类工作可取代性不太强, 选择国企毕竟稳定。在大四第一个学期, 她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深圳公务员考试, 最后都止步于面试。后来开始参加校园招聘会,网投、跑招聘会。很幸运,她第一次参加求职面试就通过了, 遇到现在的东家——华润怡宝食品饮料( 深圳) 有限公司。之后就没有再找工作了, 大四第二个学期去那里实习上班了。尽管她对食品专业好感不多,但还是签了怡宝。进入怡宝公司后, 入职身份为管理培训生(

职业需要“专业”:一个曾对专业又爱又恨的毕业生的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crqax9z8
  • 文件大小90 KB
  • 时间2017-02-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