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CiteSpace 的雇主品牌图谱分析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大部分企业越来越注重对企业产品品牌、形象品牌之后的诞生的第三种品牌“雇主品牌”的建设,希望以此吸引、保留更多企业关键人才。本文源管理这几个词较为核心并且相关程度较高。当企业拥有最佳雇主品牌时更能有效降低成本,并能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产生一系列竞争优势。在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8年全球最佳雇主排行榜》中,谷歌母公司Alphabet连续第二年蝉联福布斯全球2000强全球最佳雇主榜首,是该榜单上唯一一个获得满分的公司。前500名最佳雇主中,有185家企业来自美国,中国的企业仅占到了80家,唯一一家挤进榜单前十的是香港的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中国的科技公司中,网易排在第80名、京东131名、腾讯165名、阿里巴巴332名、唯品会414名。
在最佳雇主品牌的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而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又需要我们站在战略的高度进行思考。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以组织战略为依据,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雇主品牌应该以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具有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信任、关怀、尊重、民主等企业文化,企业领导者能够真正地承诺并履行该企业雇员与其他企业有差别化的工作体验,并且能夠给予雇员工作支持、职业培训等方式更好地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协调发展。 因此,基于雇主品牌理念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能够克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不相匹配或者匹配程度未知的问题,还能够通过打造个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间接增强企业核心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建立、培育、推广、提升雇主品牌这四个阶段落实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其次,应当牢牢把握住“雇佣前、雇佣中、离职前和离职后”这一人才生命周期规律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构建完善的雇主品牌;最后,建立基于雇主品牌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4]。
“关键词时区视图分析”是将雇主品牌作为关键词检索,基于CiteSpace得到的雇主品牌研究发展脉络。可以直观看到雇主品牌这个研究领域关键词的发展过程。
由图2可以看出雇主品牌的的研究发展逐渐细分,从广阔的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逐渐切入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当前已发展到了“求职倾向”这个角度。
求职者在选择过程中首先会涉及到对雇主品牌的评价即雇主品牌外部评价。在求职倾向评价中,求职者又主要涉及对雇主品牌功能性和象征性的评价。以品牌的功能特点和象征特点为借鉴,2003年Lievens和 High-house研究认为雇主品牌同样如此,除了具有功能性的因素,如薪酬福利、职业发展机会等,也具有象征性的因素,如描述企业是有发展潜力的以及有影响力的、创新的或保守的等等。同时研究发现,与雇主品牌的功能性因素相比,象征性因素可以与不同的企业产生更大的区分性,即雇主品牌更容易在象征性因素上产生差异[3]。
与产品营销市场相比, 产品的品牌功能价值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但同时消费者追求品牌的象征特征与自我形象匹配相一致更显著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偏好。在人才市场上,求职者关注雇主象征特点的原因是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风格和个性形象,求职者可以通过选择雇主形象与自我形象更为合适的企
基于 CiteSpace 的雇主品牌图谱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