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
(三)防鼠。
,包括厨房、配餐间,粮食、食品仓库,糕点、米面、肉类加工场所,中
发电机房,配电房等。上述场所的门、窗、下水道及墙上的孔洞。对暂时未能彻底处理的各类型积水,可采用加盖密封、定期5~7天换水一次,或放养鱼类、杀虫剂控制等方法控制蚊幼虫孳生。
3.化学杀虫剂灭幼虫。可用于杀灭蚊幼虫的杀虫剂很多,例如倍硫磷、双硫磷、辛硫磷、马拉硫磷、杀螟松、敌百虫、巴沙等灭蚊幼虫效果都很好。化学杀虫剂灭蚊幼虫的施药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蛹期前使用杀虫剂,按有效剂量浓度喷洒在孳生地水体,夏秋季每周检查处理一次;二是制成“缓释剂”,例如采用残效期长的“倍硫磷”浸泡软木塞再加光油封盖,制成“倍硫磷缓释剂”,吊放在水流缓慢的下水道沉沙井、进水口的存水弯管和各种固定积水,能维持1~2个月杀灭蚊幼虫的作用。
4.生物制剂控制蚊幼虫。化学杀虫剂对鱼类有毒,可使用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球形芽孢杆菌等控制蚊幼虫,对鱼类无毒,灭蚊幼虫效果好。
(三)消灭成蚊。消灭成蚊必须在搞好环境治理,消除和有效控制幼虫孳生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消灭成蚊必须根据不同蚊种的栖息、活动习性,有的放矢进行滞留喷洒或空间喷洒。
(四)查漏补缺。应对照国家灭蚊标准在蚊繁殖高峰期进行反复检查,对灭蚊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差距和薄弱环节,进行整改,直至达到标准要求。
三、灭蝇工作
灭蝇工作,必须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从源头抓起,最大限度地消除蝇类孳生条件,有效控制蝇类孳生,适当辅以杀灭成蝇措施。
(一)环境治理。
1.管好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是校园蝇类的主要孳生物,必须加强管理,实行垃圾袋装化,垃圾清运要密闭化,日产日清,不残留;垃圾要无害化处理,卫生填埋、堆沤发酵处理要达到规定要求。
2.管好粪便。普及水冲式三格化粪池厕所,取消旱厕、露天粪池粪缸及其他孳生蝇类的厕所;城区及周边1000米范围内禁止设经营性的禽畜饲养场,经有关部门批准的禽畜饲养场地面要硬底化,要建有密封式粪池,禽畜粪便集中沤制,防止蝇类孳生。
3.保持环境清洁,减少蝇类孳生。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清理卫生死角,城校园道路要硬底化,落实清扫保洁工作,保持环境清洁,减少蝇类孳生。
4. 加强建筑工地、外来人口聚居点的环境卫生管理。
(二)孳生场所管理。
1.建立蝇类孳生地管理制度。对一些可能孳生苍蝇的场所,建立孳生地档案卡,定期每7天检查一次,发现蝇幼虫或蝇蛹,立即清理或施药毒杀。
2.灭蝇幼虫。已孳生蝇幼虫,可用水浸或使用杀虫剂毒杀。各种杀虫剂灭蝇幼虫的使用浓度和用量,~%水溶液,%乳剂,%乳剂,%乳剂,%乳剂,诺毕速灭松100~200倍稀释液等,每平方米喷洒500~1000毫升,对杀灭蝇幼虫效果都很好。
(三)消灭成蝇。根据不同的环境,使用不同的化学杀虫剂,可采取滞溜喷洒、空间喷洒、毒饵、毒蝇绳等方法灭成蝇;也可用物理方法,如使用灭蝇灯、电蝇拍和人工拍打等。在厨房、餐厅、市场等场所应常备蝇拍,做到见蝇即打。
(四)完善防蝇设施。防蝇设施的要求包括采用玻璃房、柜,设置纱门、纱窗、纱罩,安装风道、风幕等。
(五)查漏补缺。应对照国家灭蝇标准,在蝇繁殖高峰期进行多次检查,对灭蝇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差距和薄弱环节,进行整改,直至达到标准要求。
四、灭蟑螂工作
校园灭蟑螂工作,应根据蟑螂的生态习性和生态环境,坚持“以生态防制为基础,环境治理与药物杀灭并重,综合防治”的原则。
(一)环境治理。杂、乱、脏、破的环境,可为蟑螂提供广泛的栖息场所和丰富的食源,有利于蟑螂的生存和繁殖。在灭蟑螂工作中,应广泛深入发动师生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保持清洁;要经常清理杂物、废物,清除蟑螂粪便和残骸;堵塞缝隙;食品仓库和厨房保持通风,灶台、餐桌、地面不留食物残渣和污物,食物和食品原料要密闭藏好。通过环境治理,减少蟑螂的栖息环境和食源,遏制蟑螂的生存与繁殖。
(二)化学药物杀灭。灭蟑螂的化学杀虫剂很多,例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残杀威、杀螟松、倍硫磷、马拉硫磷、乙酰甲胺磷、甲嘧硫磷、毒死蜱、敌百虫、敌敌畏等,对杀灭蟑螂都有较好的效果,尤其菊酯类药物对杀灭蟑螂效果更佳,并有较长的持效作用。灭蟑螂药物的配制与应用,必须因地制宜,灵活运用,通常用的施药方法有以下几种:
滞留喷洒:多采用菊酯类杀虫剂。此法主要用于下水道沙井、化粪池、厨房、洗涤间、杂物间和其他环境复杂、潮湿的场所。
必须对准蟑螂的栖息、活动环境,均匀喷洒,药物必须到位。
投放毒饵:投药前必须对投药员进行技术培训,每个投药员负责一定
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