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盐城三模分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盐城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生物试题讲评稿
一、高考预测
1、考查内容
必修内容以理解层次为主,应用层次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必修一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必修二的遗传及变异的应用和必修三的生态系统部分。选修模块以须要经过染色,教材中用健那绿染液(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它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进而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下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显然B选项中有两点错误:一是观察线粒体不应该用黑藻,因其内的叶绿体与染色后的线粒体颜色相近,而应该用没有叶绿体的细胞如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二是观察线粒体未染色。
[命题意图]此类实验是中学生物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试说明中也把它们列入考试范围,等级要求大都在a级水平,即能理解相关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通过此题的考查旨在引起学生要关注基础实验,同时引导他们总结所学知识,形成知识链。
[相关链接](1)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2)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3)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4)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4)其他中学实验步骤流程图的设计。
6.[解析]在最短的时间内反应物的消耗量达到最高,说明在这种温度下,反应速度最快,酶的活性最高。图中的T4在图示温度范围内反应物一直未被消耗,说明这个温度下,没有发生反应; T1 、T2 和T3温度下都发生了反应,且T1催化反应的速度最快,T2次之,T3最慢。所以T1温度附近为该酶作用的适宜温度。
[命题意图]通过读图获取信息进行解题,是生物学高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形式。通过此类题目的训练旨在提高学生图文转换能力。
[相关链接](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3)改变横坐标或纵坐标的内容绘制有关影响酶活性的曲线图。
7. [解析] 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题中假如细胞壁也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只是膜的透性发生了变化,它的伸缩性仍然不变,即能缩小,但比原生质层要小。
[命题意图]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一个传统的实验。多年来考得也比较多,但它又是一个重要的中学实验。对此,变换角度考查是大趋势。
[相关链接](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2)如果将原生质层的透性改变一下,对质壁分离产生何种影响。(3)改变细胞壁的伸缩性对质壁分离产生什么影响等。
8.[解析] 由于图中四支试管光合强度相同,且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知道:光合作用中固定CO2中氧的数量与释放出水中氧的数量相等。但图中四支试管中所用的二氧化碳和水中氧的同位素不同,因而质量的变化不等。①号试管与④号试管二氧化碳和水中的氧的同位素相同,因而一段时间后,这两支试管的质量变化相同(决定于碳的同化量);②号试管吸收的二氧化碳中的氧为普通的16O,而放出的是水中的18O,一段时间后,该试管质量的变化小于碳的同化量;③号试管吸收的二氧化碳中的氧为18O,而放出的是水中的16O,一段时间后,该试管质量的变化大于碳的同化量。
[命题意图]光合作用历来是高考的重点所在,考试说明对此知识点的要求也比较高,通过这道题的考查旨在加深同学们对光合作用过程的

盐城三模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