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所谓交通规划,是指根据特定交通系统的现状与特征,用科学的方法预测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及交通需求发展对交通系统交通供给的要求,确定特定时期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及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控制方法,以达到交通系统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目的。
: 1)交通系统建设服务于经济发展原则
2)综合运输协调发展原则
3)局部服从整体原则
4)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原则
5)需要和可能相结合原则
6)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因交通规划类型、层次不同及规划区域不同而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但一般来说,在制定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时应考虑以下要求。
1)要有战略高度
2)要有全局观点
3)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4)符合经济发展要求
:交通规划一般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
(1)近期以距基准年1-5年为宜,最长不超过10年;
(2)中期以距基准年5-15年为宜,最长不超过20年;
(3)远期距基准年15-30年为宜,最长不超过50年。
第二章:
:道路交通规划可分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区域公路交通规划两大类,相应的调查内容有所不同,但具体的调查内容都可以划分为基础资料、交通需求、交通设施、交通现状四大项。
:
(1)出行:出行指人、车、货为完成某一目的(如上班、上学、购物等)从起点到讫点的全过程。出行“起点”指一次出行的出发点,即o点;出行“讫点”指一次出行的目的地,即D点。
起讫点都在调查区内的出行称为境内出行,起讫点在调查区外的出行称为过境出行。起讫点在同一交通区的出行叫做区内出行,起讫点分别位于不同的交通区的出行叫做区间出行。
(2)小区形心:指交通区出行端点(发生或吸引)密度分布的重心位置,即交通区交通出行的中心点,不是该交通区的几何中心。
(3)期望线:又称愿望线,为连接各交通区重心间的直线,是交通区之间的最短出行距离,因为反映最短距离而得名,其宽度表示交通区之间出行的次数。
(4)主流倾向线:又称综合期望线,是将若干条流向相近的期望线合并汇总而成,目的是简化期望线图,突出交通的主要流向。
(5)分隔查核线:是指为校核OD调查成果的精度而在调查区内部按天然或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可设一条或多条。
(6)境界线:是包围全部调查区域的一条假想线。
(7)OD表:表示各交通调查区之间出行量的表格。当交通区之间的出行只需要考察量时,用表示双向之和的三角形OD表;当交通区之间的出行不仅需要考察量而且还要考察方向时,用表示双向的矩形OD表。
3,OD调查概念:起讫点调查,又称OD(Origin Destination)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交通的源和流,以及交通源流的发生规律,对人、车、货的移动,从出发到终止过程的全面情况,以及有关的人、车、货的基本情况所进行的调查。
4,OD调查的内容:一般分为人的出行OD调查、机动车出行OD调查和货流出行OD调查三大类内容。
第三章:(计算都看一下)
:分别是交通的发生与吸引(第一阶段)、交通分布(第二阶段)、交通方式划分(第三阶段)和交通流分配(第四阶段)。
,及其和集计分析方法的区别。
(1)特点:非集计分析方法是以实际交通活动的个人为单位,将调查得到的数据不按交通小区统计,直接用于建立模型。
①以明确的行为假说为基础,逻辑性强;
②可以用较少的样本标定出模型的参数;
③可以选用与个人决策相关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能够更加精准的描述个人或家庭的出行决策过程;
④模型具有较好的时间转移性和地区转移性;
⑤可以对多种交通规划、交通政策进行效果评价。
(2)与基计分析方法的区别:
集计分析方法是将个人的交通活动按照交通小区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按交通小区为分析单位的预测结果。
集计分析
非集计
调查单位
各次出行
各次出行
分析单位
交通小区
个人或家庭
因变量
小区统计值
个人的选择
自变量
各小区的数据
个人的数据
预测方法
回归分析等
最大似然法
适用范围水平
预测交通小区
任意
政策的体现
交通小区代表值得变化
个人变量值得变化
交通现象的把握方法
出行的发生与吸引
出行分布
交通方式划分
路径分配
出行频度
目的地选择
交通方式选择
路径选择
:
1)土地利用
2)家庭规模和家庭成员的构成
3)年龄和性别
4)汽车保有率
5)自由时间
6)职业和工
交通规划要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