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标准
交变电流
一.交流电:
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
交变电流 。其中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叫正弦交流电。
如图所示( b)、( c)、,频率为 50HZ,所以其电压即时值的表达式为 u=311sin314t V 。
峰值、有效值、平均值在应用上的区别。
峰值是交流变化中的某一瞬时值,对纯电阻电路来说,没有什么应用意义。若对含电容电路,在判断电容器是否会被击穿时,则需考虑交流的峰值是否超过电容器的耐压值。
对正弦交流电,其正半周或负半周的平均电动势大小为
n 2Bs
2nBs
T
,为峰值的 2/ π倍。而
2
一周期内的平均感应电动势却为零。在计算交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功率时,只能用有效值,而不能用平均值。在计算通过导体的电量时,只能用平均值,而不能用有效值。
5.周期与频率:
表征交变电流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交流电完成一次全变化的时间为 周期 ;每秒钟完成全变化的次数叫交流电的 频率 .单位 1/ 秒为赫兹( Hz).
角速度、频率、周期的关系ω
2
=2 f=
T
五.交流电的相关计算
φm
o t
( 从中性面开始转动 )
a
( )
( 线圈平面跟磁感线平行
m
ε
时 )
o
t
( )b
图 5
2
1
文档
实用标准
1
在研究电容器的耐压值时只能用
峰值 .
2
在研究交变电流做功、电功率及产生热量时,只能用
有效值 .
3
在研究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截面电量时,只能用
平均值 .
4
在研究某一时刻线圈受到的电磁力矩时,只能用
瞬时值 .
疑难辨析
交流电的电动势瞬时值和穿过线圈面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当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
时,线圈磁通量也是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的。若从中性面开始计时, t=0 时,磁通量最大,φ应为
余弦函数,此刻变化率为零 (切线斜率为零) , t= T 时,磁通量为零,此刻变化率最大 (切线斜率最大) ,
4
因此从中性面开始计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是正弦函数,如图所示分别是φ =φ mcos ω t 和 e=ε
msin ωt 。从图象中我们可以看到,φ和 e 其中一个取最大值的时候,另一个必定为 0。
一、关于交流电的变化规律
【例 1】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0. 5T,边长 L=10cm 的正方形线圈
abcd 共 100 匝,线圈电
阻 r = 1Ω,线圈绕垂直与磁感线的对称轴
/
2π rad /s,外电路电阻 R=4Ω,
OO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
求:
1)转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由图示位置(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转过600 时的即时感应电动势.
3)由图示位置转过 600 角时的过程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4)交流电电表的示数.
5)转动一周外力做的功.
1
( 6) 周期内通过 R的电量为多少?
6
解析 :
ΔΦ =BSsin ωtω=2π /T= θ/ t
(
1)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ε
2
= NBω S= 100× 0. 5× 0. 1 × 2πV=3. 14V
m
2)转过 600 时的瞬时感应电动势: e=ε mcos600=3. 14×0. 5 V =1. 57 V
( 3)通过 600 角过程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NΔΦ / t=2 . 6V
( 4)电压表示数为外电路电压的有效值:
U=
3
14
4
R
· R=
×
=1. 78 V
r
2
5
( 5)转动一周所做的功等于电流产生的热量
m
) 2( R 十 r )· T= 0.99J
W =Q=(
2
( 6)
1
1
T=
1
NBS
sin 60 0
周期内通过电阻 R 的电量 Q= I
·
T=
T R
= 0. 0866 C
6
6
R 6
r / 6
【例 2】 交
高中物理交变电流知识点归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