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1
申 论
EM:
QQ: 479449417
主讲:廖永艳
2
公务员考试
不是知识性的考试
而是能力的考试
3
申论
是模拟
注意事项:在综合分析资料时,要弄清其究竟反映些什么问题,要抓住主要之点,切忌面面俱到。同时所提的意见或办法即方案,要有可操作性,要便于落实。在构想对策时要通盘考虑,避免各对策之间相互矛盾。
16
申论概述
(四)文字表达能力
主要表现为:规范、用词准确、简明扼要、说理透彻。
17
申论概述
18
申论概述
四、申论考试的特点
1)考试材料呈现的特点
材料是一组分散的材料,文字篇幅长,阅读量大
2)材料反映出问题的特点
A、时代性、针对性
材料反映的问题带有较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集中 于热点问题或焦点问题,
B、公共性
材料反映的主要是一定的社会政治与经济问题,
大家有话可说,不会是非常生僻的主题
19
申论概述
五、申论考试的命题趋势
(一)给定材料从单一型转向综合型。
单一型材料有三次:
(2000、2001、2003),
综合分析材料有五次:
(2002、2004、2005、2006、2007) 。
20
申论概述
(二)试题要求从分立式转向综合性。
2001年的申论要求是:
(1)有条理的概括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
(2)假定你是某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请你就PPA风波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善后处理意见。(3)根据上述材料,自选某一角度 ,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21
申论概述
(三)阅读材料的难度逐渐加大。
一方面 ,给定材料的分量越来越多。例如第一次申论考试的材料是1500字左右,而2004年试题给定材料已经达到了4500字左右,2005年的材料也有4000余字,2006年的材料一下子达到了8000多字。
22
申论概述
另一方面,资料从形式来说更喜欢用形式上杂乱无序的资料汇编式。是资料汇编的形式,围绕某一个热点问题,摘录组装而成。这种形式的材料往往没有什么顺序可言,上一条和下一条没有什么因果关系。除了2000年试题,其他基本上都是以资料汇编形式出现的。 以后这种形的复现率也是比较大的。以资料汇编形式为多,无形中加大了阅读难度。
23
申论概述
再一方面,题目要求变化很大。
24
申论概述
六、申论考试中应试者的注意事项
(一)平时就要注重写作知识的积累和基本功的训练;
(二)要把握好答题的“四个环节”。申论考试要求应试者熟悉阅读资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这四个环节的详细内容与要求,尤其要舍得在阅读资料上下功夫。
(三)要认真审题。审题就是认真分析所给的申论要求,弄明白要求应试者做什么。
25
申论概述
六、申论考试中应试者的注意事项
(四)要重视答题时的限制性要求。一是要紧扣资料答题。要局限于试卷上给定的资料,不得离开给定资料反映的问题随意去写联想、发感受,那就偏离了撰写申论文章的目的;二是要注意字数限制。在申论考试中,一般是概括主题150字左右,提出对策350字左右,进行论证1200字左右,其超过或不足的字数一般不低于所规定字数的10% 。
(五)在提出问题时,要把个人定位搞准确。
(六)要做好考前的“演习”。
26
申论考试技巧
一、考申论应做到:
站点要高-------观整体
层次要高-------懂战略
立意要高-------出新意
27
申论考试技巧
二、考申论还应做到16字:
概括全面
对策可行
论证深刻
言语规范
28
申论考试技巧
(一)概括全面要求做到下列几个方面:
1、概括宏观化
例如06北京公务员考题中,资料里有政府的失信事件,有政府的出尔反尔事件,有政府的监督缺位事件,有政府的诚信事件,有政府的求实事件,那么,该如何概括?有的考生概括为“政府的诚信缺失”。这就不全面。政府的求实事件怎么办?我们必须跳出来,宏观一下,概括为“政府的行为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这样就很全面了。
29
申论考试技巧
2、每一个资料的主题在概括里必须都要有所反映。不能只概括部分资料。
3、结构要完整。即有开头、正文和结尾。
30
申论考试技巧
(二)对策可行:
什么是可行?你假如是公务员,是这个建议的执行者的话,你能否办的到?如果你设身处地地认为你可以顺利完成,就
公务员申论技巧对策讲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