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基金疟疾项目镜检技术培训(一)
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年3月28日
内容
疟原虫与疟疾
疟原虫的生活史
疟原虫检验技术
血检质量评估
疟原虫与疟疾(一)
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寄生于人体的红细胞和肝细胞内。
疟疾、艾滋病和结核—最严重的三大传染病。
疟疾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遍及88个国家, 近30亿人口受到疟疾的威胁,%;每年有2-3亿患者,死亡人数达150-200万(WHO)。
疟原虫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尤以亚非拉为甚。在我国以海南、云南为主要流行区。
疟原虫与疟疾(二)
疟原虫有明显的宿主选择性,目前已知疟原虫种类
有130多种,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即: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
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卵形疟及三日疟。
四种疟原虫中,以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最常见
2010年我国疟疾疫情(周水生等 2011)
23省区1191县报告7855例,%。
报告疑似病例34082,死亡19例。
病例最多的为云南、安徽、湖北、河南、贵州,%。
云南、%(2721),%。
安徽、湖北、%(3572)
%。福建、重庆、江西和陕西等省(市)的报告病例数均较上年有上升,其中陕西省41例,%。
全年报告恶性疟1258例,%。其中当地感染的恶性疟97例,%,仅分布于云南。
报告输入性恶性疟1161例,%,较上年(897例)%。
除西藏、黑龙江和山西外的20个省(市、区)均有输入性恶性疟报告。
我国疟疾疫情分析
2010年全国疟疾疫情在2009年疫情回落的基础上继续明显下降,报告疟疾病例数已首次减至10000例以下,为历史最低水平。综合分析疟疾疫情,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引起关注:
中部以安徽为中心沿黄淮流域地区的疟疾疫情回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输入性疟疾病例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安徽、河南、湖北和江苏等4省的疟疾报告病例数占全国总报告数的比例已连续6年超过南部疟疾高传播地区(云南和海南两省)所占的比例。
云南省疟疾流行虽得到有效控制,但境外的疟疾输入对云南边境地区疟疾疫情产生的影响仍未得到有效改善。
海南省疟疾疫情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并首次出现无本地恶性疟病例报告,但报告的疑似病例数是疟疾病例数的100倍,提示需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疟疾确诊能力,加大对报告病例核实效力。
近年来劳务输出数量逐年增加,导致归国劳务人员中输入性疟疾病例也逐渐增多,多省的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数多于往年,大多为自缅甸和非洲等恶性疟高发区的劳务归国人员。2010年有20个省(市、区)有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报告,病例数所占总恶性疟报告数的比例从上年的87%上升至92%。
疟原虫在人体红细胞内期的形态
红细胞内期形态包括:早期滋养体(环状体)、晚期滋养体(滋养体)、早期裂殖体(未成熟裂殖体)、晚期裂殖体(成熟裂殖体)及配子体(雌/雄)。
临床实验室多采用Wright’s 染色,其染色结果为:红核; 蓝质;棕色的疟色素。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疟原虫与疟疾--2012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