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疟疾是疟原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病 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节抗疟药
疟疾是疟原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由按蚊传播.
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脾脏肿大、
贫血为主要特点。恶性疟亦可侵犯大脑,引起头痛、
谵妄、昏迷、抽搐等危险发作,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脑型疟疾)。
第三十九章抗寄生虫药
一、疟原虫的生活史及抗疟药的作用环节
致病的疟原虫有间日疟、三日疟和恶性疟。
疟原虫的生活史分为两个阶段:

按蚊叮咬人时唾液内的子孢子进入人体,在血液中停留半小时后迅速侵入肝C,进行裂体增殖,形成大量裂殖子。
这一时期是疟疾感染的病因,为潜伏期。
乙胺嘧啶对此期有效,作病因性预防。
最后肝C破裂,放出裂殖子,进入红C,为原发性红C外期。
(1)原发性红C外期
(2)继发性红C外期 在良性疟,肝细胞所产生的裂殖子大部分进入血液侵入红C,小部分则再次侵入其它肝C进行裂体增殖,形成的裂殖子长期的(二年)在肝内反复增殖,成继发性红C外期。
这一时期虽无症状,但当机体抵抗力,其裂殖子又可侵入红C成为疟疾复发的根源。
恶性疟无继发性红C外期。
伯氨喹对此期有效。
(3)红C内期 从肝C侵入的裂殖子,入红C后发育为小滋养体(环状体)、大滋养体、裂殖体,最后红C破裂,释放出裂殖子,后者又可重复侵入其它红C,重复增殖过程。
经过数次增殖以后,具有一定数目的裂殖子释放和红C大量破裂,就引起疟疾的发作。
氯喹、喹宁、青蒿素等对此期疟原虫有杀灭作用。控制临床症状。
①雌雄配子体: 疟原虫在红C内,经过若干裂体增殖后,由于体内免疫力的或药物治疗不利其生殖,部分红C裂殖子不再发育为裂殖体,而分化为雌雄配子体。
这期无症状,但若被叮咬吸入蚊胃则可进行有性生殖,使疟原虫得以传代,成为疟疾流行传播的根源。

②子孢子的形成
当雌性按蚊叮咬带有疟原虫配子体的人血后,
把病人血中雌雄配子体吸入蚊胃,二者经成熟分裂变为雌雄子,二者结合形成合子,继续发育为中合子,后分裂为子孢子,进入蚊唾液腺内,成为感染性按蚊,这种蚊再度叮咬人体,就可将子孢子注入体内,进行无性生殖。
抗疟药主要作用于疟原虫无性生殖阶段,
根据其对疟原虫作用环节及临床应用,分三类:
二、常用抗疟药
:
乙胺嘧啶、TMP、
: 伯氨喹
:
氯喹、奎宁、青蒿素
(一)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
氯喹(chloroquine)
【体内过程】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分布广,肝、脾、肾、肺等内的浓度>血浆200~700倍。脑及脊髓浓度>血浆10~30倍。红C中浓度>血浆10~20倍,受感染的红C中>正常红C25倍。在肝内代谢,小部分原形经肾排泄。在组织内贮存,代谢和排泄都很缓慢,作用久。

疟疾是疟原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病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马皮皮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