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新闻作品类型
主要内容
一、报纸新闻作品类型
二、广播新闻作品类型
三、电视新闻作品类型
四、网络新闻作品类型
一、报纸新闻作品类型
消息、通讯 等。
(3)通俗性 易于接受
报纸看,电视有看有听,广播则听。太文的听不懂,太简洁的听不明白。故—所以,全部—全都,容易产生歧义的词不能用。所以显得亲切、随和,大白话。
(4)立体性 声音有方位感和空间感,声音强弱、高低、的变化,反射声、延时声、混响声,营造空间立体感。
(5)想象性
因为看不见,所以想象空间广阔。用声音塑造形象,甜美、浑厚,对应产生相关形象。
(6)互动性
谈话、倾诉、交流、咨询、异地多向互动,互不谋面 、深层交流。适合倾诉与倾听。夜话节目比较受欢迎。
发展状态
(1)个性化 追求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浙江文艺广播电台 “愤怒主持人”万峰,独特的强硬风格 。
(2)娱乐化 角色化表演,辽宁电台《新乌鸦与麻雀》两位主持人以动物角色出现,把自己比喻成乌鸦或麻雀,就一些新闻性、社会性、娱乐性话题进行讨论、交锋。
(3)故事化
以讲中短篇故事,特别是短篇故事为主。讲述方式上追求“不拘一格”。
(4)戏剧化
《阿亮的烦恼生活》浙江电台广播情景剧。紧扣时事新闻,演绎百姓生活。主持人阿亮在节目里扮演各种角色,既是主持人又是主人公。有时候还添加一些额外的角色,由工作人员客串。通过角色的生动幽默,富有时代气息的对白,演绎现实生活中百姓对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看法。
三、电视新闻类
1.短消息
以简短的篇幅迅速报道事实信息的一种形式。
常用于小型动态新闻的报道。
一般要求:精炼、迅速、新颖。
时间在1分30秒以内(含1分30秒)
以题材取胜,短小精悍。
短消息制作要求
(1)选题新颖 新鲜、新奇 、关注度高,抓眼球。
(2)重点突出 新闻要素不一定都呈现,
部分要素、重点要素突出即可。
(3)以小见大
(4)标题醒目 标题就像眼睛,要亮。
2008年获奖短消息 提炼核心要素、凸显
浙江台《浙江余杭:“村官”的工资村民定 》
河南台《“玉米放倒证”究竟咋回事》
(5)短而精 简约而不简单 ,语言要精炼,画面要精到,信息传递准确到位。
2.长消息
以较短的篇幅迅速报道新近事实信息的一种形式。常用于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和典型报道。
一般要求:迅速、简短、重要、生动。
时间4分钟以内(含4分钟)
要求比较高,题材好、角度好、表达好。
长消息制作要求
(1)主题突出
4分钟新闻已经够长,要有明确的主题。有意识策划。
《济南交警塑造新形象》通过中午12点-2点,冒着36°高温,现场拍摄15个路口、40多名交警的工作状态,集中反映交警的新形象。有记者解说、交警采访、行人采访,大量运用现场同期声,生动、感人。
(2)构思巧妙
《今日生活》“上门服务”,把几种上门服务的情状集中展现。上门推销劣质油的、上门贴小广告的、上门劝导流浪乞讨人员进救助站的,大学生暑期上门看望老院老人的,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信息量大,构思巧妙。
(3)制作精良
标题醒目、画面清晰、同期声恰当、字幕准确
电视新闻特性
(1)“谋在先”
报纸新闻要采访、构思、写作,三者互相关联,随时协调,属间接性表达。电视新闻则是直接性表达,现场采集的声画信息,后期编辑时只能选择,不能更改。所以在开机前,对新闻事实可能引起关注的重点内容要有判断和思考,即“谋在先”,这样现场采集的声画信息才有针对性,才可用。
(2)“断在现”
指在开机采集时对新闻现场诸多新闻信息的决断。现场信息丰富而庞杂,如何取舍,需要决断。小到机位、角度、构图,大到拍摄手段和风格,长镜头跟拍,还是以采访为主,还是以情景细节、特写画面拍摄为主。 “谋在先 ”,关于主题, “断在现 ” 关于表述、表达。
(3)“合在后”
声、画、文三个语言系统综合,一个不能少。字幕的效果、解说词文字的推敲,同期声、现场声的运用。
3.系列报道
是指围绕已经发生的重大新闻或重大主题所进行的多侧面、多层次的报道。
在“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规定参评作品每集篇幅的长度限5 分钟以内(含5分钟)。系列评论、系列文章、专栏节目不能参评。
侧重横向的关联性的报道
2005年福建电视台《台湾政经人物祖地行》
4.新闻评论
第一章导论新闻作品类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