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林业区划与林业生产规划第一节林业区划第二节林业生产规划第三节森林经营区划第一节林业区划林业区划的概念按照林业生产的特点进行地理区分的过程,也是科学地、概括地解释林业生产条件、特点和发展途径的地区共同性和区间差异性的过程。是在清查各地气候、水、土、生物等自然资源并对森林分布、森林生态系统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从自然、经济、技术的角度,对各地林业生产条件、林业区域特征、差异性和同一性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林业区划的目的通过分区规划,提出各区林业建设发展方向,以及相应的利用和改造途径,以便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水平,逐步实现区域化、专业化生产。 1 区划的级别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势、土壤、植被分布都很复杂,因此区划一般到县为止。全国林业区划分 5级。级别范围命名依据第一级全国地理位置+主要地貌类型+ 林种第二级全国地理位置+主要地貌类型+ 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或代表性树种) +平原区用材种第三级省(市、区) 山脉、水系或区域名称+林种第四级省(市、区) 山脉、水系、地域名称+林种第五级县(旗、林业局) 小区域名称+主要树种表2-1 全国林业区划级别 2 区划的依据林业区划要把自然条件作为全国第一、二级林业区划的基础和依据,同时还要考虑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影响我国森林分布和林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有: ?雨量?热量?地貌?森林植被、栽培植被、动物与土壤?林种 3 区划的原则?必须有明确的生产观点,紧密结合我国林业生产的特点和实践的要求?必须与综合经济区划为基础,并与之相协调,特别要与农、牧区划相协调,从实际出发,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区划,避免区划的随机性?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注意区划工作的综合性,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分级区划,上下衔接。 4 我国的林业区划根据林业区划原则,把全国林区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区划成8个“地区”, 50 个“林区”。从发展方向看,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将 50 个林区归纳成7种类型,其中可供用材的林区有以下 3种。?用材林类型?用材、经济材林兼顾类型?防护作用与生产用材兼顾类型中国一级林业区划分布图
第二章林业区划与林业生产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