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对策
刘旭辉 潘全金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驾马车”。但目前的情况是,我国过分依靠投资和外贸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连续大幅下降。十年来,。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严重限制了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在农村的普及。因此,扩大农村消费,必须尽快加强包括农村电网、有线电视、自来水、农村道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城市供水、供电、电信、道路建设、广播电视等公共事务职能伸入农村,缩小城乡差距。水、电、路、信号等基础设施问题解决后,广大农村地区将很可能出现一个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消费热潮,蓄势待发的潜在需求将变为现实。此外,有资料显示,当农村消费环境改善时,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是不断提高的,%,%。
实践已经证明,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能直接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三、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符合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产品
长期以来,我国工业企业大都只偏重于适应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新产品的开发,追求高科技、高档次的商品,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很少得到商家及企业的足够重视,致使农村市场的商品供求结构脱节,工业品结构与农民消费需求结构严重不相适应――一方面是厂家大量产品在城市积压,国内生产能力严重相对过剩;另一方面农村居民有需求欲望的产品却不容易买到。例如农用汽车在农村市场有较大需求,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开发,高档小汽车生产能力却闲置。这种不合理格局,限制了农村市场的消费空间。
因此,厂商必须深入农村市场调查研究,了解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与消费特征,研究农村居民需求,既不能用老眼光看待今日之农村居民,又不能简单地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等同于城镇居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顺应农村市场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开发适应农村市场的产品(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农业生产资料,如优质农药、高效化肥、
新型良种、小农机、农用汽车等;结实耐用、功能简单、价格便宜的耐用消费品)。据悉康佳集团曾针对农村地区电压不稳、信号弱等实际情况,成功开发了“福临门”彩电,深受农户欢迎。
四、以提高现行农民工的劳动力价格为突破口,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在农村,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成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而且还是不少家庭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道路是把劳动力成本低廉作为比较优势,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出口贸易来促进经济增长,劳动力价格低得不合理。可以说,这种廉价劳动力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国内需求为代价的,实际上降低了中。农民工外出打工,工资明显低于劳动力价值,与其付出的劳动不成比例。劳动者得不到平均水平的工资,导致生活长期贫困化,劳动力的再生产难以维持、素质难以提高,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最终表现为有效消费需求不足。不可否认,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确实可以造就巨大的原始积累,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工资的提升是必然的。提高现行农民工的劳动力价格,将会大
“十一五”期间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