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需要什么样的复苏
石建勋 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刺激下,今年以来中国汽车销量连续三个月全球第一、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整体转暖迹象、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四个月回升,乐观人士认为中国经济或已经回暖或“复苏”。对目前的中国机”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中国经济目前的困难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内需不足,外贸依存度过高,因此,中国经济复苏并再次繁荣取决于自己的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和力度。从长远来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就是看内需能否拉动,如果未来中国的外贸依存度降低在50%以下,GDP仍然能够以10%左右增长,才可以认为中国经济的繁荣自主性强并且是健康的。
2、新型复苏应建立在提高,消费与投资比例恰当的基础上,因此,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应该以刺激消费为主
经济增长的最终拉动力量是居民最终消费而不是投资。过于依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不仅会进一步造成产能过剩,还有可能放缓经济转型的节奏。
从中国经济的发展来看,提高消费需求既是克服当前经济下滑的需要,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新一轮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应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入手,扭转近年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政府所占比重上升、居民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的趋势,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应以刺激消费需求为重点,把刺激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头等大事来抓,避免走过去仅靠投资拉动内需的老路子,而大规模减税是刺激消费需求又快又好的措施,具体政策措施应包括:一是扭转财政和企业占据国民财富分配大头的状况,透过改革财政机制全面再分配体制,实现“藏富于民”,让老百姓有钱可消费;二是以医疗体制改革推进为契机,建立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制,让老百姓有钱敢消费;三是尽快出台刺激消费财税政策,包括取消从国家到地方一些限制消费的政策,对某些消费的个人所得税抵减,取消或减免汽车购置税等;四是培育消费热点,解决小康社会的耐用消费品消费和培育健康生活方式等消费问题。要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的机制、促进中产阶层的发育等等一系列的机制,通过社会改革和新的生活方式培养,形成一个新的耐用消费品时代和以健康旅游休闲为主的新的生活方式消费时代。
3、新型复苏应是建立在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上的,因此,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应该以把改善民生和促进就业作为保增长的着力点
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不仅是保增长的着力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目前,刺激经济要从拉动投资转向促进就业、提高消费和改善民生。应该尽快出台诸如重视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改善,加大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增加公共产品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供给;改革和完善《劳动合同法》,实施各项就业促进和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多种方式用工,实施大学生就业扶持计划,对大批返乡农民工进行培训,提供以工代赈的就业岗位等。
4、新型复苏应是建立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基础上的,因此,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应把扶持和培育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换代作为重点进行统一规划部署
从很大程度上看,金融危机将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一个机会。这次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各产业必然面临一个新的国际经济竞争环境。因此,政府和企业的目标不仅仅是被动应对金融危
中国经济需要什么样的复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