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疗法的研究现状
摘要:近些年来,园艺疗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重视,较于传统单纯的药物治疗或心理辅导,其成效可相辅相成,尽早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与精神问题。主要通过回顾过去的文献,以及相关的资料,继而从目前有关于园艺疗法的剪去不必要的分枝,使它能够健康成长;品尝亲手栽种植物的成果,感受绿色的治愈力量;为植物的种子松土和除草,体味一代接一代的艰辛过程;与园艺治疗师的交谈与分享,发掘个体在栽种过程中的获益与失败,体验到内心情绪的变化,作为疗后的效果评估和反馈。园艺活动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充满各种复杂的步骤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以闲坐聊天、动手浇花草、拔杂草挖坑等活动,重获与社会正常交流的能力,先以植物为观察对象,再与其他患者共同分享栽种经验,继而与园艺治疗师达到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以诚恳的态度去治疗心理疾病。
5 园艺疗法的功用
对于园艺疗法的成效而言,无疑是一项有益于身心的活动。透过栽植的方式,锻炼出个体强大的负责感,务必要患者学会打理自己所培养的植物,避免因个人疏忽照料导致植物的枯萎,理解植物的生命力。增添专注能力,由于修剪植物的过程中,并不是胡乱地随便剪除,而是要长期细心观察植物的本体位置,把不必要的分枝恰当地除去,保留主干部分。通过花草的天然芳香,忘却个体原先痛苦的回忆和烦扰,减轻内心的冲突与矛盾,重新整理健康的心理状况。以視觉观看植物的姿态和色彩,绿色植物是有助于降低眼睛的疲劳,让内心得到放松。成果与收获,通过园艺活动,个体可亲自体会到从小小的种子开始,逐渐发芽成果的过程,从中得到他人的赞美,取得良好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抑制原始的欲望和冲动[2]。由于栽种是一项漫长的过程,不可以由数天便完成,而是根据植物的特性而成长发育,短则数多个月,长则十来年,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心态,摒弃短期完成的错误观念。做出良好的策划和安排,并付诸行动,因为植物具有一定的成长规律,需要患者自行作出详细的计划方案,固定时段去做相应的操作。重塑个体的社交能力[3],当患者完成栽种任务后,便要与亲朋好友分享种植的心得与历程,或者与陌生人交流种植经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维持个体基本的劳动,由于种植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程度的运动量,如播种、浇水、施肥、搬动等,时刻都运用上手指、眼睛、足,是一项全身性运动,对于预防衰老与肌肉退化有良好成效。增强个体的道德观念和建立正确概念,由于植物同样地是具有生命力,种植它们犹如亲手培养新生命,学习如何保护植物与大自然,绝不无故伤害弱小的生命体,建立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6 讨论
目前园艺疗法已经逐渐受到世界各国重视,尤其是医疗和教育机构通过园艺的方式,指导入们与植物之间建立情感,以正确的认知观念看待,有益心理健康。针对老人,园艺疗法更是重要的环节,由于长者机体功能明显衰退,内心容易产生消极的念头,负面的情绪积累较多,严重地影响到他们日常作息,以及心理状况的平稳。故此,在老人院或社会福利机构开设园艺活动,有助于长者培养栽种习惯,通过种植自己所属的植物,把内心的焦虑不安释放出来,更是重新体验到孕育植物的小生命,仿佛过去的孩子一般,看着小孩的健康发育,解决当今老龄化社会的心理问题。至于青少年,同样地发挥出不错的效果,他们容易犯错,做事较为急功近利,盲目地追求成果,忽视了体验过程的重要性,渐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
园艺疗法的研究现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