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1. 网络结构在 OSI 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作用是透明的传输比特流。对等实体在一次交互作用中传送的信息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 它包括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两部分。上下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SAP) ,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为网络地址,通常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 OSI 参考模型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物理层涉及到在信道上传输的原始比特流。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使之对应的网络层显现为一条无错线路。发送包把输入数据封装在数据帧,按顺序传送出去并处理接受方回送的确认帧。网络层关系到子网的运行控制, 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确认从源端到目的端如何选择路由。传输层的基本功能是从会话层接受数据而且把其分成较小的单元传递给网络层。会话层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建立会话关系。 TCP/IP 的五层结构图: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2. 请你详细地解释一下 IP 协议的定义, 在哪个层上面?主要有什么作用? TCP 与 UDP 呢? 答: IP是 Protocol 的简称,是网络层的主要协议,作用是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 TCP 是 Transmit Control Protocol ( 传输控制协议) 的缩写, 在运输层, TCP 提供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服务; UDP 是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的缩写,在运输层, UDP 提供不可靠的传输数据服务。 3 .请问交换机和路由器各自的实现原理是什么?分别在哪个层次上面实现的? 答: 交换机属于OSI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设备。它根据MAC地址寻址, 通过站表选择路由, 站表的建立和维护由交换机自动进行。路由器属于OSI第三层即网络层设备, 它根据 IP地址进行寻址, 通过路由表路由协议产生。交换机最大的好处是快速, 路由器最大的好处是控制能力强。 4. 交换和路由的区别是什么? VLAN 有什么特点? 交换是指转发和过滤帧,是交换机的工作,它在 OSI 参考模型的第二层。而路由是指网络线路当中非直连的链路,它是路由器的工作,在 OSI 参考模型的第三层。交换和路由的区别很多。首先, 交换是不需要 IP的, 而路由需要, 因为 IP 就是第三层的协议, 第二层需要的是 MAC 地址; 再有, 第二层的技术和第三层不一样, 第二层可以做 VLAN 、端口捆绑等, 第三层可以做 NAT 、 ACL 、 QOS 等。 VLAN 是虚拟局域网的英文缩写, 它是一个纯二层的技术, 它的特点有三: 控制广播, 安全,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5. 什么是 SNMP 协议?它有什么特点? SNMP 协议需要专门的连接么? 答: SNMP(work Manager Protocol) 即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它为网络管理系统提供了底层网络管理的框架。 SNMP 的特点是: SNMP 易于实现; SNMP 协议是开放的免费产品; SNMP 协议有很多详细的文档资料,网络业界对这个协议也有较深入的了解,这些都是 SNMP 协议进一步发展和改进的基础; SNMP 协议可用于控制各种设备。 SNMP 是一种无连接协议。无连接的意思是它不支持像 或 FTP 这种专门的连接。通过使用请求报文和返回响应的方式, SNMP 在管理代理和管理员之间传送消息。 6. 路由表是做什么用的?在 Linux 环境中怎么配置一条默认路由? 答: 路由表是用来决定如何将包从一个子网传送到另一个子网的, 换句话说就是用来决定从一个网卡接受到的包应该送到哪一个网卡上去。路由表的每一行至少由目标网络号、 netmask 、到这个子网应该使用的网卡这 3 条信息。当路由器从一个网卡接受到一个包时, 它扫描路由表的每一行, mask 和包里的目标 IP 地址做并逻辑运算(&) 找出目标网络号。如果此网络号和这一行里的网络号相同,就将这条路由保留下来作为备用路由。如果已经有备用路由了, 就在这两条路由里将网络号最长的留下来, 另一条丢掉。如此接着扫描下一行直到结束。如果扫描结束仍没有找到任何路由, 就用默认路由。确定路由后, 直接将包送到对应的网卡上去。在 Linux 上可以用“ route add default gw< 默认路由器 IP> ”命令配置一条默认路由。 7. 在网络中有两台主机 A和B, 通过路由器和其他交换机设备连接起来, 已经确认物理连接正确无误, 怎么来测试这两台机器是否连通?如果不通, 怎么判断故障点?怎么排除故障? 答: 测试这两台机器是否连通: 从一台机器 ping 另一台机器。如果 ping 不同,用 tracerout e 命令可以确定是哪个路由器不能连通,然后再找问题是否
笔试题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