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利用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摘 要】当前,人们正面临着地质灾害频发的现状,出现这一问题的主因是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开采量逐步增加,而随着开发工作的推进,人们往往会忽视地质环境受损情况。地质灾害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关键词】地质环境利用;地质灾害;防治
【Keywords】utilization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geological disaster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P621;P6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3-1069(2020)02-0098-02
1 引言
在国家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并基于自然界客观规律进行了自然改造,助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改造过程中,遇到地质灾害问题通常是不可避免的。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有助于助推生态文明事业的长效发展,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效。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提高对地质环境的重视程度和加大利用力度,不仅有助于维护生态环境,还能够为灾害防治工作提供重要保障。本文着重对地质环境利用和地质灾害的防治策略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未来地质工作的长效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2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概述
地质环境
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本文所研究的地质环境指的是生态体系当中由非生物部分物质所构成的一个环境系统。从微观视角进行研究,地质环境是岩石风化的产物[1]。众所周知,地球处在持续性的发展与演化当中,那么地质环境也是持续变化的。由此观之,地质环境的形成与地球演化存在着直接关联。在生态环境内部作用之下,遵守能量守恒原则,形成了如今存在稳中求变特点的地质环境。所以对地质环境特点进行分析,把握地质运动的具体规律,剖析具体地点有可能出现的灾害,做好提前准备,有助于将灾害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地球在演化的整个历程当中,因为发生不同类型的地质作用而带来的灾害地质事件。从分布上看,地质灾害具备空间规律性特征,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是人类和自然活动带来的综合结果。一般而言,自然地质固定结构、板块运动、不合理开垦等均会导致地质环境恶化发展的问题,进而引发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具备一定的不可抗力性,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与实际治理都是非常困难的,一旦出现地质灾害,将会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所以现如今社会各界都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问题,但是因为现代科技发展仍然有限,现阶段还无法准确预测地质灾害。面对这一情况,只能竭尽所能地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考察地质环境,做好对考察数据的综合研究,掌握自然运动的实力性特征有助于估计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为防范工作提供必要依据。当前,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别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塌陷,等等[2]。
3 地质环境利用策略
当前,地质灾害频发问题已经成为威胁生产生活的巨大隐患,只有做好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工作,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考虑到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地质
地质环境利用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