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金色的鱼钩》.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 “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到 1936 年 10 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 “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到 1936 年 10 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长征前约 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
红军长征中跋涉的草地
红军当年从这里过草地
红军过草地
红军过草地
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将青稞脱壳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领下寻认野菜,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虽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每个人最多带有8至10斤,一般的带有5至6斤,有的只有3、4斤。粮食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价。
红军进入草地不久就断了粮,战士们跋涉在茫茫草地上,到处只见野草和污浊的水洼。没有吃的,同志们就挖野菜,把枪套、皮带烧焦了,割成小块吃,可就是这样的东西,在草地里也成了不错的伙食,最后大家把缴获的敌人的皮鞋都吃光了,然而战士们的身体还是越来越虚弱,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有些同志踉踉跄跄地走着走着,突然一头栽倒,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学习生字
汤 锅 喉 弥 涯
疙 瘩 蹲 奄 兜
tānɡ ɡuō hóu mí yá
ɡē da dūn yǎn dōu
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思考:
(1)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课文分为几大部分?请分别用小标题的形式给概括出来。
壮烈牺牲: 安定情绪,昏迷不醒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金色的鱼钩
接受任务:草原途中,照顾我们
永远怀念:保存鱼钩,子孙瞻仰
护送病号:弯钩钓鱼,自己不吃
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说明了: 这时的炊事班长饱经风霜,然而可敬可亲。
合不拢眼
喜出望外
皱起眉头
皱纹舒展
露出笑意
这四个词语是描写老班长的什么的?
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课文几次写到了喝鱼汤?每次分别是什么情景?从中看出老班长具有怎样的闪光品质。
啊! 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 下去。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
针扎着喉管,失声喊
起来: “老班长,你怎
么 ······”
皱紧眉头硬咽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
笑容,眉头拧成疙瘩。
他说: “怎么了,吃不
下? 要是不吃,咱们
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
们,为了革命,你们必
须吃 下去。小梁,你
不要太脆弱!” 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此时老班长心里想什么? “我” 心里又在想什么?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但是老班长,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闭上了。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我这样做是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

《金色的鱼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0933426
  • 文件大小6.04 MB
  • 时间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