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工作总结汇报.doc节水工作总结汇报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 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 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通过创建节约型校园, 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提高全社会节约意识做出积极贡献, 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社会文明风尚的引领者、实践者, 这是高校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重点大学,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在校学生数大幅度攀升, 相对而言学校的办学资源增速有限。在这种形势下, 如何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 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提高广大师生对创建节约型校园、服务于建设节约型社会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采取节能、节地、资源综合利用等措施推进节约型校园的建设, 实现科学、合理、安全地管理利用学校资源, 保证学校的高效运行, 是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艰巨任务。因此, 无论是从响应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并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 还是从保障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 节能工作都将是我校后勤保障工作中一项紧迫而长期的重点工作。近年来, 我校对节能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不仅将节能作为年度工作重点, 更视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战略性工程。今年年初, 我校更是确立了以节水节电为主要目标, 开展”创建节能型校园”的活动, 制定了以教育节能、管理节能、技术节能三大板块为主线的节能工作计划,并分步实施。通过近两年的工作, 我们的节约型校园建设已初步形成了组织发动、宣传鼓动、工作推动、师生互动的全校性氛围, 并在今年以节水节电为重点的节能型校园建设中, 收到了效果。现从教育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三个方面, 将我校今年节能(主要围绕节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节能为了使建设节能型校园的理念深入人心, 资产管理处与学校有关部门协力合作, 通过组织各类活动, 在宣传与倡导节能方面做了细致深入的工作, 以求达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节能的目的。 1 、年初,学校召开了建设节能型校园工作会议,校长、分管副校长都在会上作了节能的动员报告, 并对各学院各部门和直属单位作了工作布置, 拉开了今年建设节能型校园工作的帷幕。召开了两次全校性动员大会, 各学院分管领导, 直属领导 160 人,学生代表 100 人,共计 260 人. 之后,校资产管理处又牵头召开了节能领导小组会议 4次, 共计 60 人次参加。此外,又分别召开了机关部处及直属单位节能工作会议、学院节能分管领导工作会议、后勤物业管理人员会议等多个节能工作会议。各单位、学院分头动员、布置具体的节能措施和步骤,参与人数共累计 2500 人次。 2 、宣传部、资产处、信息办等部门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在教师和学生中进行节电节水的宣传活动。学校滚动屏每天循环滚动播出节水、节能宣传广告 150 次。人文与传播学院的孙景尧教授发起的节能倡议得到了全校一百多名教授的热烈响应。《倡议书》号召全校师生做到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张纸、节约每一粒米、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大家共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节能倡议活动对学校节能型校园的建设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资产处通过 EMAIL 给每位教职工发出节能倡议书, 号召全体教职员工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到学校的节能工作中来, 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提高节约意识,争做节能榜样。 3 、研究生处、团委和学工部在学生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活动, 通过加强教育宣传、组织策划节能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深化学生的节能意识,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节能行为和习惯。团委在学生中提出”节能、节水、节地、节粮、节材”五节倡议; 利用 BBS 组织节能知识”百问百答”活动; 开展”节不在我身边”征文活动、”听我说节能”演讲比赛; 进行了”厉行节约, 从我做起”、”拯救生命之源, 共创节约校园”等四次师生签名活动,参加人数共计 2000 多人次。以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为平台, 组织开展节能科技创新活动, 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来设计制作节能的小发明、小创作等等。研究生处在研究生中组织了一系列节能宣传活动: 《上海师大报》研究生专刊第 2 期刊登《校园节能倡议书》;校园网络 BBS 上发出电子版倡议书;学校各个研究生宿舍楼宣传栏张贴倡议书;在研究生中征集节水节电的口号,并将口号制作成小贴士贴在每个研究生宿舍内等。学工部分别在徐汇、奉贤两校区组织了 2 次楼长、寝室长学生干部培训,共有 2000 人次参加。强化学生的节能意识,把节水、节能活动贯穿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4、确定每年的 4 月为”校园节水月”。并围绕节水这个主题, 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如: 征集节水节电金点子的活动、节水知识网上有奖竞答、节水黑板报评比等活动以此加强师生的节能意识。 5 、邀请上海社科院欧亚所
节水工作总结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