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doc浅谈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 1931 年至 1945 年,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 东北抗日联军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顽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反对伪满洲国统治,独立坚持 14 年游击战争,写下了中华民族坚决反抗外敌入侵史的伟大一页。 1931 年9月 18 日,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突然向沈阳的东北军发动进攻, 由此开始了武装侵占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组织下, 中国人民拉开了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序幕。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从 1931 年 10 月开始, 陆续派出省委、省军委及有关方面的负责人杨林、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赴南满、东满和北满等地组织了 10 余支抗日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东北各族人民和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纷纷组成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抗日武装,共约 50 余万人,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 在东北各地抵抗日军侵略。之后, 经过多次整合改编, 组建了东北抗日联军。从 1936 年初到 1937 年秋,东北抗日联军已建立 11 个军, 共3万余人, 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北满三大游击区, 在南起长白山、北抵小兴安岭, 东起乌苏里江、西至辽河东岸的广大地区内, 开展游击战争,同日、伪军进行大小几千次战斗,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讨伐”。为打破日、伪军大规模“讨伐”, 东北抗联采取各种措施顽强斗争。 1939 年,第2 路军在吉东地区进行反“讨伐”作战 200 余次, 歼灭日、伪军 2000 余人,打破了日军的“聚歼”计划。 1940 年初, 抗联第一路军总指挥杨靖宇率抗联战士与日军作战 40 多次,在日军的疯狂“围剿”下,逐渐陷入困境,几乎弹尽粮绝,战士们只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将衣中棉絮掏出来吞咽。 2月 23 日,经过几次战斗后,杨靖宇身负重伤。日、伪军追踪杨靖宇的血迹,很快将杨靖宇包围,此时的杨靖宇已经数日粒米未进,身体虚弱到了
浅谈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