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14].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陵》。
2 、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舟远行了,你怎么也不说话呢?
(4)是啊,在这相聚的最后时刻,他们谁也不愿提起分别的话题,都把依依惜别之情深藏心底。这是多么深沉的友谊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2、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1)过渡:然而,不忍别,终须别!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再也控制不住了,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出示句子,齐读)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
A、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
“您”?除此之外,李白对孟浩然还有哪些称呼?
从6个“您”、“夫子”——古时候对学者的尊称、“兄长"、“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
b。假设我们对孟浩然的生平有更多的理解的话,一定能更好地理解李白的这段话。课前请大家搜集了孟浩然的资料,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孟浩然,唐代田园诗派代表人物,和王维齐名,史称“王孟”。他有许多诗歌流传至今,其中《春晓》家喻户晓。他曾经做过官,后来因朝廷日益腐败,他不愿意趋炎附势,阿谀奉承,所以辞官,归隐田园。
引读——孟浩然一生洁身自好,不愿随波逐流、趋炎附势,所以说——您的人品令人敬仰。
孟浩然一共写了260多首诗,有很多还流传至今,比方说《春晓》,所以说-—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孟浩然当时40岁左右,已经是名扬天下的大诗人,他在诗歌创作上给了初出茅庐的李白很多悉心的指导,所以李白称他为-—兄长和老师。
B、李白的依依惜别。
同学们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还读出了什么?
志同道合的友人即将远行,今后再也不能月下吟诗、花间畅谈,怎不令人伤心难过,谁来读读这句话,要读出心中的不舍。
(3)李白举起的酒杯中难道仅仅是酒吗?杯中还有他对孟浩然的(祝福、友谊、敬仰、依恋),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李白的这段话。
3、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1)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他收下了友谊、收下了祝福,请大家读读孟浩然的话(出示句子)。
(2)孟浩然的话语中引用了王勃的一句诗,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孟浩然引用这句诗是想说明什么呢?
“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
—-天底下只要有一个知心朋友,即使他远在天边,也像是靠在一起的邻居。
,世界上有你这样的知己,就算不在一起,远在天涯海角,也像邻居一样的近。友谊不会因为远隔千山万水而受到丝毫的影响。
,真正的朋友,人虽然不在一起,但因为友谊,心能靠的很近。
C。孟浩然把他和李白的友谊比作长江水,时间会流逝,但友谊永不变,分别只是暂时的。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D。他要李白乐观起来,因为没有今天的分别就没有明天的重逢,今天的分别是为了明天的再见.
E。他因为年长,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1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keck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2-04-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