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研究综述法政学院 09思政 2班罗丹萍 2009644239 追溯南海问题历史渊源: 厦门大学教授李金明对记者表示,我原则,其中历史管辖是重要的因素。对南海问题的历史渊源有深入研究的李金明介绍,我载。元代史料更是将“千里长沙”(即今天的南沙群岛)划入海南岛的管辖范围。明代郑和下西洋曾途经西沙和南沙,并留下了南海海域航海图。到了现代,我国在南海主权的最主要依据是传统疆域线,即“九段线”。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接收了南海诸岛。1946 年,国民党当局有感于南海海域地图混乱, 展开了南海划界工作。当时负责划界的一艘军舰名为“永兴”——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永兴岛就因此得名。1947 年,当时的“内政部”完成了南海划界,即“九段线”。这条线最南到北纬 4°的曾母暗沙,奠定了今天中国南海疆界的基本走向。黄岩岛也在“九段线”中国领海范围内。另据有关专家介绍,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另一个佐证是, 1898 年美西战争结束时,以北纬 118 °划界,以北为菲律宾领海;但是黄岩岛的位置约为 117 °48’,在法理上也在菲律宾国土以外。李金明还介绍,菲律宾相关法律将一些远离海岸超过 200 海里的地方都划到了其领土范围内,这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本原则。“在1947 年划界之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周边国家一直没有提出异议。这就在国际法意义上产生了历史性主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张植荣介绍, “南海争端,起源于(上世纪)60 年代末、 70年代初中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发现。”李金明还认为,南海争端的起源与当时的历史因素也有关。当时,联合国正在制定海洋法,而海洋法长期对划界原则定义模糊不清。模糊的划界原则给了一些国家可乘之机。而此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已经在我国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大肆开采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南海争端的现状、影响及其解决前景研究方面,厦门大学的李金明教授的研究较具代表性。在《 21世纪南海主权研究的新动向》一文中,作者在回顾 199 5 年以来南海发生的数次主要事件的基础上指出,进入 21世纪后南海主权争议的突出问题将是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问题,也就是说中国南海疆域研究将出现新动向,即在继续从事历史主权研究的基础上,把着重点转向以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依据,研究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域划界问题。作者最后指出尤其要加强对南海断续线与历史性水域问题、菲律宾“条约界限”①问题、南海自由航行问题、共同开发问题的研究,以捍卫我国的南海疆域不受侵犯维护我国合法的海洋权益。在《南海主权争端的现状》一文中,作者指出如何解决与周边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问题,无疑是当前解决南沙权争端的关键;海洋法公约有关岛屿制度的规定对解决南海主权争端产生重要影响。最后文章分析了当前南沙主权争端复杂化的主要表现:周边国家不断扩充军备与加强合作;周边国家继续在其占据的南沙岛礁上建造设施;菲律宾提出南海“行为准则”并不断以把南沙问题提交国际法庭要挟;美国的插手与日本的“关注”等应该引起中国高度重视。在《南沙海域的石油开发及争端的处理前景》一文中,作者分别介绍了越南、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在南沙海域的石油开发,并对菲律宾提出的南海石油开发应该采用“南极公约模式”②进
南海问题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