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纪录片《帝陵·汉元帝渭陵》解说词.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纪录片《帝陵·汉元帝渭陵》解说词
《帝陵·汉元帝渭陵》讲解词
在陕西省咸阳市周陵镇,耸立着一座高大的西汉帝陵,今日,这座陵墓的封土顶部已经塌陷,不复当年的华彩。这座帝陵的主子曾被父亲预言,将郁的儒风,上至公卿王爵,下至州牧郡守,都以经学为本,代代相传,乃至成为家业。
而对封建帝王至关重要的帝陵,也被烙上了儒学的烙印,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刘奭的渭陵,是汉朝第一个废置陵邑的帝陵,这与践行儒政有何关系呢?渭陵是汉元帝刘奭与其皇后王氏的合葬陵园,陵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以探明的陵园有4座,建筑遗址6处,丛葬坑26座,陪葬墓80余座。汉元帝陵园,位于渭陵陵园西南部,呈正方形,边长415米,覆斗形封土,位于陵园正中,底边长168米,顶边长40米,高约29米;墓葬形制为四出墓道的亚字形,其中东墓道最长,勘探的长度26米,宽7至17米,深15至26米;帝陵陵园内发觉丛葬坑8座,均分布于墓道与门阙中轴线两侧,其中封土东侧北侧各有两座,封土南侧三座,西侧一座,丛葬坑为竖穴坑道形式,坑长5至71米,大多宽约5米,距地表深约15米,坑体深3至7米,坑内包含物为板灰、红烧土、木炭、漆皮等。










与前几代帝陵相比,渭陵随葬器物并不丰富,陵园的格局也显得略小。考古学家在渭陵及其陵园四周反复探查,都没有发觉任何陵邑的痕迹。从刘邦的长陵起先,西汉帝陵始终设有陵邑,兼具维护中心集权和防备北方威逼的双重任务,也是汉朝攘外、安内的国本,刘奭
何以敢于取消陵邑呢?
公元前40年,即位八年的刘奭筹建自己的寿陵,同时发布了一道诏令,大意是说:
依据儒家经典《诗经》的精神,迁移人口充溢陵邑的制度,使东部地区虚消耗用,百姓破图离家,非漫长之计,因此渭陵不设陵邑,以便天下臣民安土乐业。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顷者有司缘臣子之义,奏徙郡国民以奉园陵,令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业失产,亲戚别离,人怀思慕之心,家有担心之意。是以东垂被虚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非久长之策也。《诗》不云乎?‘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今所为初陵者,勿置县邑,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摇之心。布告天下,令明知之。《汉书·元帝纪》〕
这道诏书获得了儒生们的相同认可,然而,仅仅因为《诗经》中的几句诗文,刘奭就敢于变更沿袭了一百零一多年的皇家丧葬制度吗?事实上,刘奭甚至在儒臣的建议下,下诏罢弃在各郡国为高、文、武三帝设置的宗庙,拉开了西汉后期宗庙礼制改革的序幕。然而,事情绝非这样简洁,陵邑是长安城周边的繁华富庶地区,迁徙而来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水平,而且陵邑之中多名流,人人往往以家住陵邑为豪。那么,刘奭废置陵邑的真正缘由究竟是什么?无论是迁徙人口充溢陵邑,还是在各地郡国的帝王宗庙举办祭祀,都是耗资巨大的活动,在西汉前期和中期,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持这样的活动。然而,到了刘奭时期,汉朝起先显露疲态,传统诸侯国也渐趋衰弱,代之而起的是通过土地兼并产生的豪强地主。这

纪录片《帝陵·汉元帝渭陵》解说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羹羹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2-04-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