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安城墙的导游词 1.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西安城墙的导游词
西安城墙的导游词 1
西安城墙不仅是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城垣建筑,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起
来的,呈长1370 年,到洪武十一年,也就是公元 1378 年,历时 8 年,西安城墙的修筑才全部竣工。明西安城墙修筑得高大坚固,西、南两面城墙基本上和唐长安城皇城的范围相同。东、北两面城墙分别向外扩移了
三分之一。这座城墙的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 12 米,顶宽 12—14 米,底
宽 15— 18 米。南城墙长 4256 米,北城墙长 4262 米,西城墙长 2706 米,东城墙长 2886 米,周长 公里。最初的西安城墙采用黄土夯打而成。在城墙墙基和墙顶还分别有一层厚 80 厘米和 45 厘米的三合土层。这种三合土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猕猴桃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坚硬如石,用镐都刨不动。
西安城墙自明代初年建成后,历代屡有修葺。明穆宗隆庆年间,也就是公元 1568 年,陕西都指挥使张祉为原来的城墙内外包砌了青砖。清乾隆年间,也就是公元 1781 年,陕西巡府毕沅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补修。沿旧城墙先围基石后灌脚,再用黄土逐层夯打,至顶部铺砌青砖,并对整个城墙外壁加厚砖面。城墙内每隔 40— 60 米,用青砖砌筑水槽一道,排除城墙顶面雨水,对西安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自 1983 年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
吊桥,并建成了环城公园,使这座古建筑重新焕发了昔日风采。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护城河也叫“城壕” , 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阻滞敌人进攻 , 甚至可
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趁机消灭。环绕西安城墙的护城河宽 20米,深 7米。跨
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吊桥的桥头两
侧有铁环,贯以粗大的铁索与麻绳,系在闸楼上,用滑轮控制升降。平时,守
城士兵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早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 ; 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
通。一旦发生战争,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就成为坚固封闭的战斗堡垒。
城门是城防体系的重点,也是薄弱点。平时,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战争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因此,明代十分重视完善城门防御设施。

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术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门。明代以前,城门沿袭砖门的过梁式结构。从军事角度看,这种城门的最大弱点是经不起火攻。因此,城门上往往眼设置水池,以防敌人火攻。也因此留下“城门失火,殃及鱼池”的成语。券拱式城门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色青砖结构不仅使得城门更加坚固,而且可以有效地抵御火攻。
在古代,双方作战,当敌人跨过护城河时,城门却又拦住了去路。所以,
在攻城的一方常有几个人扛着粗重的木桩前来撞门,要花费好长时间才能将城
门撞开,而有时也可能撞不开。明西安城的城门非常坚固,门扇用厚达
16 厘米

西安城墙的导游词 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行的大米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2-04-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