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沉积岩原生构造
第1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二)不整合接触及特征
第2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1 平行不整合
第3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4页,共35页第二章 沉积岩原生构造
第1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二)不整合接触及特征
第2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1 平行不整合
第3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4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平行不整合又称假整合,其特点是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保持平行,但时代不连续,其间有反映长期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的剥蚀面存在。
第5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1 在地壳稳定下降或升降运动不显著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沉积了一套或多套沉积岩层;
2 地壳发生显著上升,原沉积环境变为陆上剥蚀环境,经长期风化剥蚀,地面上形成凹凸不平的剥蚀面,剥蚀面上分布有古风化壳及铝土矿、褐铁矿等风化残积矿产;
3 地壳重新下降到水面以下接受沉积,形成新的上覆沉积岩层(其底部由于开始沉积的地形差异较大而常形成底砾岩),由于地壳基本上整体上升和下降,故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保持平行。
平行不整合的形成过程
第6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2 角度不整合
第7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8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角度不整合(unconformity),其特点是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以一定角度相交;两套地层时代不连续,其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
。
第9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
1 地壳发生水平挤压运动,使岩层产生褶皱、断裂等变形,岩层伴随着水平方向上缩短的同时,在垂直方向上不断上升,并到达陆上的一定高度或成为山地,还可能伴有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发生;
2 变形的地层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形成凹凸不平的剥蚀面,在剥蚀面上形成古风化壳、残积矿产等;3 地壳重新下降到水下沉积环境,在剥蚀面上又形成新的原始水平沉积岩层(其底部常有底砾岩),新形成的地层与不整合面大致平行,但与不整合面以下的地层以一定的角度相交。
角度不整合反映显著的水平挤压运动及伴随的升降运动。
第10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三)不整合的研究方法
第11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1.地层古生物方面的标志:如果两套地层中化石所代表的时代有较大的间隔,反映了生物演化过程的中断,说明可能存在不整合。
2. 沉积侵蚀方面的标志:两套地层之间如果存在各种沉积-侵蚀面、如古侵蚀面、古土壤以及有关残积矿床、底砾岩等,说明上覆地层形成前,曾一度隆起、侵蚀和风化等作用,表明存在不整合。
3. 构造方面标志:如果上、下两套地层的变形有明显差异,如产状不同、构造线不同,褶皱型式和变形强度各异,说明存在不整合。
4. 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方面标志
1 确定不整合的存在
第12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不整合形成时代通常相当于不整合接触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所缺失的那部分地层的时代,或下伏地层中最新地层以后与上覆地层最老以前之间的时期。
缺:没有沉积
式:沉积后剥蚀
2 确定不整合的时代
第13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五节 沉积岩的原生构造
第14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岩层
岩层是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岩性基本一致的层状岩体
沉积岩层
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岩层为沉积岩层。
第15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沉积岩的原生构造
沉积岩在沉积过程中和成岩作用过程产生的非构造变动
的构造特征称为沉积的原生构造。
第16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一、层理及识别
层理是沉积岩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它是通过岩石成分、结构和颜色在剖面的突变或渐变所显示出来的一种成层构造
结构是指岩石物质成分、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态及相互关系
第17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一)层理的形态分类
1 水平层理
2 槽状层理
3 斜层理
第18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二)层理的识别标志
1 岩石成分
2 岩石结构变化
3 岩石颜色
4 岩石的原生构造
第19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20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岩石成分
第21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岩石结构变化
第22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23页,共3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第2
第二章 沉积岩原生构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