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20].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是“文包诗”,教学时是先学诗还是先学文,,学习古诗,进入诗的意境效果最正确。而进入诗的意境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意象的积淀,思维的投入,情感的叠学生凭借语言体会到的,而不是老师告诉学生的。为了使学生的感悟更饱满,教学中补充了《赠孟浩然》这首诗,这首诗使学生对孟浩然的理解更形象了,对他们的友谊理解也更深化了。有了这样的过程,读出情感才水到渠成.】
(精品文档请下载)
(2)再组织交流孟浩然的话。
?学生读后组织交流。
要点有:一是“知己”。(① 说说“知己"的意思。②理解李白和孟浩然之间有哪些共同的地方?-—爱饮酒吟诗,爱流连山水,不羡权贵……)(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是宽慰。(是知己,就是相隔在天涯,也觉得是在近邻,所以不必难过)
三是感情很深。(友谊就像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对于“知己”的理解是详细独到的,这是两人友谊深沉的原因所在。这是建立在理解李白拜访孟浩然,吟《赠孟浩然》诗根底上的,这个教学过程是实实在在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4.在古典音乐声中朗读第三自然段.
三、巧对白,真切体验依依别情
学生读了第三自然段后,老师在音乐声中继续范读第四自然段,读后组织交流.
1.“伫立"是什么意思?(长时间地站立)在“伫立”前面还有一个词是“仍然”,你体会到什么?(已经站了好长时间了,还将长时间地站下去)李白一直站到什么时候?(一直站到孟浩然所乘的船消失在天的尽头,还要长时间地站在那儿)(精品文档请下载)
2.此时的孟浩然在干什么呢?
3.他们互相看着对方,一直到看不见对方了,还在看着,他们的心里肯定有许多话要向对方说。请用你的笔写下来。(分两大组,一组写李白对孟浩然说的话,一组写孟浩然对李白说的话。)(精品文档请下载)
数分钟后,在音乐声中,在老师的语言渲染中进展心和心的对话交流。
(1)岸边繁花似锦,李白看着孟浩然的船渐渐远去,心里默默地说——
江上沙鸥点点,孟浩然望着岸边的李白,心里默默地说—-
(2)岸边烟雾迷蒙,李白望着孟浩然的船越去越远,心里默默地说—-
江上白云悠悠,孟浩然望着渐渐模糊的李白,心里默默地说——
(3)岸边杨柳依依,李白再也看不到孟浩然了,心里默默地说-—
江上波涛汹涌,孟浩然同样看不到李白了,心里默默地说——
【由李白在岸上遥望想到孟浩然在船上同样的遥望,由外在的遥望想到两人内心的独白,加上古典音乐的渲染和老师语言描绘的情境,学生就进入到了送别的美妙意境之中,学生的情感和文本产生了共鸣。这样的体验是深化的,也是长远的.】
(精品文档请下载)
四、吟诗句,再次回味离情别景
1.师:望着望着,李白按捺不住冲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唯见长江天际流。”(精品文档请下载)
2.师:这首诗你们读懂了吗?如今来考考你们.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之”和“依依惜别之情”的“之"意思一样吗?
(2)为什么是“西辞”?(结合第三自然段和地理位置理解)
(3)为什么是“孤帆”?(江上船再多,但在李白的眼里,只有孟浩然的一条船)
3.在音乐声中再读这首诗。适时点拨:烟花三月的时节里,李白送孟浩然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2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nrdwb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2-04-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