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的芦苇
教学目的:
1、知识目的: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词,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词语。
2、才能目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思念家乡的情感。
3、情感目的:通过体会作者热爱故土的情感,激发故土的芦苇
教学目的:
1、知识目的: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词,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词语。
2、才能目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思念家乡的情感。
3、情感目的:通过体会作者热爱故土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比喻、拟人句和含义深化的句子,体会作者抒发的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同学们,老师知道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想去看一看吗?你看:在长江口外,东海之滨有一个美丽的海岛,这就是樊发稼的故土,这里曾给作者留下了许多美妙的回忆,那密如蛛网、纵横交织的清清亮亮的小河;那灿假设群星、叫不知名儿的各种各样的芬芳的野花;那望去像铺满碎金似的一畦畦油菜花;那朗朗秋空下熠熠耀目、洁白如云的棉花……
孩子们,这儿美吗?,他最难忘的却是那些朴实无华的芦苇。这终究是为什么呢?如今,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故土的芦苇,去追忆那遥远的童年生活吧.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细读深究,品读悟情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84页,自由的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语句,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查一查并多读几遍。
2、快速阅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看看文中哪些自然段是描写芦苇的,哪些自然段是写童年趣事的?
3、师:开火车读8-—10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芦苇特点的语句。
4、师:谁在第8自然段中找到了描写芦苇特点的语句来说一下。
课件出示:一片片,一簇簇,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碧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5、师:那么这句话写了芦苇的什么特点呢?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在这句话中你看到了几个叠词,你还能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6、师:面对又多又绿的芦苇,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吗?
7、师:这么美的句子老师也想读读,你们愿意吗?
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谁愿意再来读读,大家看这是一个什么句呀?(比喻)那么谁能仿照这个句子再说一句话?
8、师:芦苇不仅绿而多,而且它还很得意呢?每年春天一到他就怎样呢?
(生接着读: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土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退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9、孩子们,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拟人)
10、师:多么得意的芦苇啊,谁愿意读出它的得意来?
三、合作研读,自主交流
1、是啊,多么得意的芦苇啊,作者运用了恰当的比喻和拟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芦苇图,,在芦苇丛中还有很多趣事呢?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11—13自然段,看看作者写了哪几件趣事? (吹芦叶 哨折芦叶船 捉纺织娘)
2、师:谁来读读第一件趣事,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最能表达作者快乐的句子。指名说。
“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呼唤着…… "
故乡的芦苇[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