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
导入新课
师:好,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今天呢,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叫做《黄鹤楼送别》,请看老师写的课题。(板书课题)鹤这个字笔画比较多,写的时候要注意,构造要紧凑些。鸟这个横折折勾.(板书” 鹤”字古代对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
生: 我从“敬仰" 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尊敬和仰慕。
生: 我从“请" 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尊敬.
生: 我从“兄长、 老师” 知道了李白敬仰孟浩然。
师: 是的, 孟浩然比李白年长 12 岁, 在今天送别的 5 年之前, 也就是公元725 年, 李白乘船来到襄阳, 带着自己的诗特地去拜访孟浩然. 孟浩然对李白的诗大加赞赏, 并留他住了 10 多日, 热情款待, 两人一起饮酒吟诗, 游山玩水,结下了深沉的友谊。 因此在李白心中, 孟浩然就是他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生: 兄长!
师: 就是他的—
生: 老师!
师: 谁来读李白的话,
读出李白对“兄长、 老师" 这份尊敬。 (读得真切)
师: 李白如此敬仰孟浩然, 敬仰他的什么呢? 生: 敬仰孟夫子的人品、 诗篇。
师: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 写了不少好诗, 其中有一首 《春晓》 , 从几岁的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 几乎人人都会吟诵, 谁来背一背? (精品文档请下载)
(生背得急促)
师: 慢点, 吟诗要慢点, 才能吟出特有的节奏和韵味。
(再背, 吟出了韵味)
师: 像这样清新优美的诗还有很多, 诗圣杜甫称赞孟浩然的作品—
出示引读: 清诗句句尽堪传
师: 就是说孟浩然的诗清新优美, 每一句都可以千古流传。 所以李白说, 您的诗篇-
生: 誉满天下!
师: 李白不仅敬慕他的诗篇, 更敬仰他的—
生: 人品!
师: 李白还曾经写过一首赞美孟浩然的诗, 这是其中的一部分。
课外补充:出示: 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师: 自由读一读, 结合注释, 想一想, 李白敬仰孟夫子什么样的人品?
生: 敬仰孟浩然胸怀磊落, 飘逸洒脱的人品.
生: 敬仰孟浩然抛弃荣华富贵, 远离官场, 不羡权贵的人品.
生: 敬仰孟浩然卧于松下云间, 远离世俗, 淡泊名利的人品。
师: 就是这样一位风流潇洒、 不羡权贵, 有着高洁人品的孟浩然, 怎能不让李白敬仰呢? (引读《赠孟浩然》 )(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 其实, 李白又何尝不是一样的风流潇洒, 不羡权贵? 因此, 他们不仅是朋友, 用王勃诗里的一个词, 他们更是一对志同道合、 心灵相通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生: 知己!
师: 如今, 你就是李白, 面对着即将离你而去的兄长、 老师、 知己, 真诚地表白出你的敬仰之情吧。 (读李白的话, 读得动容) (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 你读出了李白的心声, 谁还想读? (读得抑扬顿挫, 情真意切)
师: 我们从李白的话中读出了深深的敬仰, 还能读出什么?
生: 我从李白的话中体会到李白不忍孟浩然离去。
师: 从哪儿体会到的?
生: “何日才能再见面" , 李白不忍心让孟浩然走, 他怕孟浩然这一走, 以后再也没有见面的时机了。 师: 是啊, 在交通便利的现代, 今天分别了, 也许明天就能再见面, 而在交通落后的古代, 这一别极有可能—(精品文档请下载)
生: 数月不能见.
生: 数年不能相见。
生: 一辈子再也不能相见!
师: 是啊。 这一别也许就是永别, 带着这种感受, 你再读一读李白的最后一句话. (读出了 离情)
师: 我听到了一份淡淡的伤感。
(师范读后齐读) 今天, 您就要顺江……这杯中盛的仅仅是满满的酒吗?
生: 不, 还有深深的情。
生: 还有他们深沉的友谊。
生: 还有李白对孟浩然的不舍。
生: 还有李白深情的留恋。
师: 一切的一切, 尽在这酒中。 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读李白的话。
(齐读)
师: 同学们, 你们就是李白, 轻轻地站起来, 举起你的酒杯.
师对一生: 一只手不够尊敬. (生领会) 师又对一生: 这是捧, 再高一点。
(生微笑领会)
师对全体: 面对着你的兄长、 老师、 知己, 你会深情地说-— (生举杯齐读)
师: 孟浩然接过酒杯, 一饮而尽, 然后说道—
出示: 王勃说得好, “海内存知己, 天涯假设比邻。 ” 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精品文档请下载)
(齐读)
师: 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诗言下之意是什么?
生: 不管两人在哪里, 我们的心在一起, 像邻居一样永不分开。
师: 所以今天的分别不必-— 生: 不必太难过。
师: 孟浩
黄鹤楼送别[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