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新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让学生巩固对克和千克的相识,并能依据实际状况区分、应用克和千克,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培育学生的视察、分析及推理实力,学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提高计算实力。
教学重点:
,巩固有余数除法试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余数为什么要小于除数。
、不同级及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依次,深化对运算及其之间关系的理解,提高计算的实力。
教学难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整理除法相关学问,逐步学会整理的方法。
教学打算: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揭示课题
(一)嬉戏活动:
老师选12个小挚友上台。
。
让其他同学给他们分分组,要求每组人数同样多,且每组不止1人。
(可以每组2人,分成6个组;可以每组3人,分4个组;可以每组4人,分3个组,可以每组6人,分2个组。)
。
分好组后,起先抢答嬉戏。
( 课件依次演示:)
七八( ) ( )三十 ( )八十一 四八( ) 54÷9=( ) 35÷( )=7 ( )÷8=9 ( )÷2=5
(二)揭示课题:
今日我们就一起复习除法的有关学问。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形式,既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学问,即除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从而揭示课题,又调动学生参加复习的主动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回顾梳理,构建联系
(一)复习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
(1)16枝铅笔,装在4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多少只?
(2)16枝铅笔,每8枝装一盒,须要几个盒子?
(3)16枝铅笔,装在7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几枝?还剩几枝?
。
(1)三道题如何列式,为什么用除法列式?
(2)计算时用什么乘法口诀?
(3)第三题余数是多少?余数与除数有什么关系?
。你还能提出什么除法问题?并解答。
例如:每3枝装一盒,至少须要几个盒子?
:表内除法与有余数除法的异同。
:
(1)出示习题:假如每枝铅笔8角,小英带了6元钱,她最多能买几枝?还剩多少钱?(列式并用竖式计算)
(2)汇报沟通,并说说用竖式计算的留意事项。
(3)比较: 60 ÷8=6(枝)……12(角) 60 ÷8=7(枝)…… 4(角)
让学生通过对比,明白第一种错误的缘由,为什么不能剩余12角,(因为12角里面还有1个8角,还能买一枝铅笔。)从而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余数肯定要小于除数。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串在一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经验学问的整理过程,更好地理解除法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实力。
(二)复习混合运算。
: 128-64+36 6+18÷3 48÷8×6 8×(36-29) 64-40÷8
(1)说一说:先请学生说说这些混合运算的依次。
(2)分一分:让学生将这些算式按运算依次进行分类。
如:第一类: 128-64+36 48÷8×6
其次类: 64-40÷8 6+18÷3
第三类: 8×(36-29)
(3)依据分类结果分别计算。并让学生自己尝试举出类似的例子。
:
(1)课件出示: 18-6÷3 (18-6)÷3 18÷6×3 18-6×3
(2)学生计算。
(3)汇报沟通计算方法:先看运算依次,然后计算。
设计意图:混合运算的重点是先看运算依次,因此在复习前出示三类不同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说运算依次再分类,既突出运算依次的重要性,又给学生复习混合运算指明白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实力。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一)基础练习。
。
结合直观图巩固对除法及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沟通两者间的关系。
。
巩固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强化
新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