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城阳新“棋局”
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开放的最前沿。近日,青岛市统计局发布2020年一季度分区市地区生产总值,。随着城区边第1位,其中,%、居全市第1位,%、居全市第3位,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0%,%……数字的背后,体现的是城阳区高质量发展的实绩。
“复兴号,城阳造”是城阳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的生动写照。在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所在地——城阳区棘洪滩街道,一列列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从这里开往全国。2019年,以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为核心的青岛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本地配套企业200余家,本地配套率48%。引进内外资大项目20个,总投资210亿元。
今年上半年因疫情影响复工以来,城阳区轨道交通产业加速起跑。目前,抢占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发展高地的城阳正瞄准5000亿元产业集群的目标,以推进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为核心,纵向、横向同时发力,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区。“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揭牌成立一年多来,作为全国唯一的集高铁地铁整车生产、关键核心系统研发制造台‘三大板块’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随着首个国家级创新中心-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落户,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承担了引领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的国家使命。”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管委主任秦青松说。
如今,城阳区制造业培育形成轨道交通、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四大过百亿产业集群。橡胶制品、列车配套焊接件等新材料的研发,实现了与整车企业的同步升级。在新一轮科技端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基建”角逐中,城阳发挥轨道交通主导产业优势和智慧城市建设先发优势率先起跑,同时全面布局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领域,促进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2020年4月,城阳召开了以工业互联网为重点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及集中签约仪式,海信网络科技数字青岛项目、青岛光子5G 智慧塔项目、大唐网络青岛机器人总部项目等计划总投资158亿元的10个项目签约落户。
基于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强劲的创新活力,城阳全面做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生物健康、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产业,既有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智慧农业全球联合创新中心、国家信息中心“双创小镇台,又有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200多家特色创新载体,还有5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城阳区在政策匹配上加足马力,相继出台《关于促進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促进5G 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加速推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眼下的城阳区正朝着深度关联、跨界融合、开放协同、利他共生的生态系统快速迈进。这些支撑新型服务业和新经济的产业和项目,也将成为城阳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阳光城阳”让发展更具活力
阳光,镌刻以城阳的名字之中,更贯穿于城阳的发展生态始终。“阳光城阳”建设启
活力城阳新“棋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