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从探空火箭到航天飞机 199 年月 02日, 美国“鹰’( aEg le) 号登月艇在月球上荒凉、“阿波罗’1 号飞船的驾驶长阿姆斯特朗走到登月艇梯子最下一级, 伸出穿着靴子的左脚要碰到粉末状的月面时, 他说:` 对于一个人来说, 这是一小步, 但是对于人类来说, 这是跨了一大步这确实是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大步, 人类多少世纪以来的幻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它为空间科学开拓了新的领域, 标志着空间时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进入空间时代自古以来, 人们就对空间飞行抱有浓厚的兴趣, 但这种兴趣长期只是停留在想象阶段. 直到 19 03年, 俄国的一位数学教员茹柯夫斯基(米y劝 cBKHn) 才将空间飞行建立在健全的科学原理之上, 他对火箭推进器、燃料、导航等设备提出了比较可行的方案, 并首先提出多级火箭的设想. 但是, 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 还无法将这些设想付诸实现 19 26年3月, 美国首次发射了戈达德(Cod da dr) 设计的液体火箭. 虽然该火箭重量仅 公斤, 飞行距离也只有 56米, 但可以说是近代火箭技术发展中富有实践意义的一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德国研制成功了 V一2 火箭这种从德国本土发射越过英吉利海峡打到英伦三岛的单级火箭, 最大高度约达 390 火箭的设计, ,45年, 苏军占领了德军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内蒙德火箭基地, 而一批德国火箭专家则投降了美军. 这批设备和人员, 促进了以后美、苏两国空间计划的开展. 空间时代正式开始于?.1 57年 10月4日, 苏联应用多级火箭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了绕地球运行的轨道. 这个直径 2,8 英寸、重 184 磅的金属球体,每%`2 分钟绕地球一周, 它带有测量温度、压力的仪器, 并利用两台无线电发射机发射讯号, 来研究电离层的结构. 一个月后, 苏联第二颗人造卫星也发射成功在这个重达半吨的卫星上, 有一条小狗“莱卡” l[ 955 年1月31日, 美国利用擎天神(Atl aS)C 型火箭发射了“探险者”(E即 lo比r )1 号卫星. 这颐卫星. 仅重 18磅,每1 巧分钟绕地球一周. 卫星上用以记录_ 空间带电粒子的计数器在高空“失灵,了, 有些人认为是仪器发生了故障, 但范· 艾伦( 丫恤 n lAl en) 提出了不同的解释: 由于该空间区域中带电拉子过多, 以至计数器发生` 阻塞, [,]. 随后的卫星测盆, 证实了范· , 称为地球的辐射带或范· 艾伦带, 它是人类进入空间时代以来第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在随后的几年中,美、苏两国一方面发射不同轨道和高度的人造地球卫星, 探测高层大气的结构、空间磁场的分布和变化, 拍摄地球表面及低空云层的图片, 利用卫星进行远距离通讯和军事侦察,大大促进了空间科学及其他学科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试图将宇航员送入高空, 61年4月 12日,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r arap“H) 乘坐“东方,(B OCT O )K1 号飞船, 首次作了历时 108 分钟的环绕地球飞行, 并安全地返回地面, 揭开了空间时代中· 新的一页紧接着, 32 人类狡上月球要想登上月球, 必需做好三方面的准备: 一是需要具有强大动力的火箭和能在月面软着陆并起飞返航、的登月装置, 二是对月面条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选择理想的登陆地点, 三是挑选合适的宇航人员,试验他们在空间中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美国从 19 61 年开始准备到 l%9 年登月成功, 差不多花了 9 年的时间, 耗资达 220 亿美元 sj[. 与此同时, 苏联也积极开展了登月计划, 但由于种种原因, 至今尚未取得成功. 为选择安全可靠的降落场所, 美国先后进行了三个无人驾驶的月球勘查计划-“徘徊者”( aRnger)、“勘测者,( Su”尼 yor)和“绕月者, ( LanUr orbi etr)“徘徊者. 计划是月球探险的第一步, 它开始于 19 61年,19 64年7月 28 日发射的“徘徊者’7 号在撞到云雾海之前, 电视摄象机曾送回 430 张月面的照片, 接着“徘徊者”8 号和 9号,又送回宁静海和云雾海的优质照片 129 51张. 这些照片表明月面很多地区十分平滑, 足以让人驾驶飞船降落二勘测者’飞船具有三条修长的支腿, 通过软着陆过程, 可以在贴近月面处拍摄照片, 6年6月2日,` 勘测者’1 号首先在弗雷姆斯梯特坑穴附近的风暴海上轻轻降落. 紧接着又发射了 6艘“勘测者”飞船. 探测结果表明, 飞船在为球上不会深陷, 宇航员也无需穿雪鞋. 为了选择最佳的登陆地点,
简谈从探空火箭到航天飞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