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鹤楼送别[14].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鹤楼送别
主备老师:王玉珍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的:
  1。 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点黄鹤楼送别
主备老师:王玉珍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的:
  1。 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和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和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发现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的: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人生自古伤离别。”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为离别而忧伤,为离别而流泪。他们有的用歌抒情,有的那么用诗来释怀。老师这里有一首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古诗。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想一想这首诗所蕴含的情感,你理解吗?(朋友间的深沉友谊)。
2、这首诗之所以脍炙人口,背后还有一个动人的情感故事,故事的题目是:黄鹤楼送别,今天,。
二、尝试自学,初读课文
  1、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好生字,读顺课文.
  (2)理解课文大概内容,考虑上述提出的问题.
  2、检查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出示词语a、指名读,师纠正字音b、齐读
  (2)。
  (3)读后初步答复上述提出的问题。
  三、合作交流,识记、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指导识记方法和书写注意点
  2、、临写字(师巡视纠正写姿)
  四、课堂小结:李白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陵》。2 、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和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呈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生齐读古诗.
2。这节课,我们将再一次来到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长江边,再一次走进课文《黄鹤楼送别》。(齐读课题)  
二、合作交流,精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一)翻开书,齐读第一自然段, 我们看书上怎么写的.
过渡:为好朋友送别,李白的心情非常冲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⑴ 自读古诗。 ⑵ 指名交流自己的问题。
谈话激趣:同学们有很多疑问,学贵有疑。我想通过认真读了课文后,不需要老师讲,你就明白了。让我们回到黄鹤楼上。
(二)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黄鹤楼的句子。
2、出示有关黄鹤楼图片。说说你觉得黄鹤楼怎么样?看图理解

黄鹤楼送别[1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hetyo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4-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