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二、三章单元复习及测试题
第二、三章 归纳•总结•专题
一、单元知识网络
物体的运动: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的变化
基本概念参考系:描述物体运祢寸,用来做参考的物体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路程的区别与联系
位移是在一段时间内,由物体起始时刻位置指向末时刻位置的有向 线段。确定位移时,不需考虑质点运动的详细路径,只确定初、末位 置即可;路程是运动物体轨迹线的长度。确定路程时,需要考虑质点 运动的详细路径。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一般情况下位移大小不 等于路程,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
(3) 速度和速率的区别与联系(详见第4节知识点4、5)
(4) 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的比较(详见第6节知识点4 ' 5)
运动图像的理解和应用
由于图像能更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因而在解题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主要是指
x-t图像和v-t 图像。
x-t图像:它表示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 上某点的切线斜率表示该时刻物体的速度。
v-t图像:它表示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线 上某点的切线斜率表示该时刻物体的加速度;某段时间图线与时间轴 围成图形的面积值表示该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的大小。形状一样 的图线,在不同图像中所表示的物理规律不同,因此在应用时要特别 注意看清楚图像的纵、横轴所描述的是什么物理量(x-t和v-t图像的 区别详见第5节知识点3)。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基本分析方法
x = vot + -at2
② 2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要熟练掌握下 列四个公式:
① Vt =VO +at ,
v0 + vt x=———t
③v《-旅=2宓,
这四个公式中,前两个是基本公式,后两个是前两个的推论,也就 是说在这四个公式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解题时只要适当地选择其中 的两个即可。第二,要分清运动过程是加速的还是减速的。第三,要 清楚这四个公式都是矢量式,求解问题时,首先要规定一个正方向, 以它来确定其他各矢量的正负。一般选择V。的方向为正。
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一般用五个物理量来描述,即V。、Vt、 a ' x和t °在这五个量中,只要知道三个量,就可以求解其他两个未 知量,常叫“知三求二"。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最常见的、最简单的匀变速运动。 运动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包含着丰富的比例 关系,对不少有关直线运动的问题,特别是选择题、填空题,用比例 关系求解,往往会使较复杂的解题过程变得简单易求。
当t=0时开始计时,以T为时间单位,贝寸
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i:v2:v3:・・・ = i:2:3:..•可 由*=at直接导出。
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 Xi :Xn :Xiii:...:Xn =1:3:5:...: (2n—l) o
即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的比等于连 续奇数的比。
_J_ 2
1T 内、2T 内、3T 内…位移之比x1:x2:x3---=i2:22:32••-可由 x=?at 直接导出。
通过连续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tj : tn :tni tn = 1:(V2 -1): (V3 - V2)::(Vn - Vn-1)
说明:①以上四个比例式只适用于初速度vo=°的匀加速运动。对于 做匀减速且速度一直减到零的运动,可等效看成反向的初速度vo=°的 匀加速运动,也可用比例式。
②应用比例式时,可从比例式中任意取出两个或一部分比例式进行 应用,但比例式顺序要对应,不能颠倒,比例式数值不能改变。如初 速度Vo=°的匀加速运动中,第2s内和第19s内位移比,可从比例式中 挑出:X2 :x】9 =3:37(3和37可由通项2n — 1导出,当n=2和n=19时代
入求得)。其他比例式用法与此相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重要推论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即△x=aT:?
(又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
进一步推论可得
a = ^=Xg-Xn=Xn+2-Xn=Xm-Xn=...
rji 2 rji 2 2*T 2 31^ 2
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即5 2
Vx
某段位移内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3与这段位移的初、末速度V。
Vx =j[(v3 + V:)
和Vt的关系为i V2 。
纸带问题的研究
(1)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运动
因打点计时器每隔相同的时间T打一个点,设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 动,物体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