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重力坝的材料及构造
2) 临时性横缝
主要用于下述情况:
(1)河谷狭窄,做成整体重力坝可适当发挥两岸的支撑作用,有利于坝体的强度和稳定。
(2)岸坡较陡的各坝段连成整体可以改善岸坡的稳定性。
(3在软弱破碎带上的)。
2.灌浆孔的深度:一般5—8m;帷幕上游区8—15m
3.灌浆孔的间距:孔距、排距 3—6m
4.灌浆孔的排列形式:平面上作梅花形或方格形。
第八节 重力坝的地基处理
5.灌浆孔的钻孔方向:与主要裂隙面正交。
6.灌浆的压力:在不扰动基岩的前提下尽量大。
—
—
三.帷幕灌浆
坝基防渗处理目的是: 减少坝基及绕坝渗漏;防止较大渗流对坝基产生渗透破坏;减小作用在坝基底面上的扬压力,提高坝体的抗滑稳定性。
坝基防渗处理方法: 降低渗水压力,防止坝基内产生机械或化学管涌,减小坝基渗透水量。
灌浆材料: 水泥浆、化学灌浆
第八节 重力坝的地基处理
帷幕灌浆设计:
1)防渗帷幕的深度:根据水头大小,透水层的深度和降低坝基渗透压力的要求来确定
当坝基下相对隔水层且较浅时,其应伸入到隔水岩层内3m~5m;一般情况下,~。
2)帷幕的布置:防渗帷幕灌浆孔的排数、排距及孔距,应根 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作用水头及灌浆试验资料确定。
坝高在100m以下时,可布置一排。对地质条件较差,岩体裂隙发育或可能发生渗透变形的地段可采用两排,但坝高在50m以下时,仍可采用一排。
两岸坝头部位,防渗帷幕宜延伸到相对 隔水层或正常蓄水位与地下水位相交处
3)灌浆压力: 帷幕灌浆必须在浇筑一定厚度的坝体混 凝土后进行,一般情况下,灌浆压力应通过试验确定。
~ 倍坝前静水头,在孔底不宜小于2~3倍坝前静水头,但以不破坏岩体为原则。
防渗帷幕沿轴线的部置
1—灌浆廊道;
2—山坡钻进;
3—坝顶钻进;
4—灌浆平洞;
5—排水孔;
6—正常蓄水位;
7—原水位;
8—帷幕底线;
9—原地下水位;
10—蓄后地下水位
四.坝基排水
目的: 进一步降低坝底面的渗透压力。
设置:
。
五.断层、软弱夹层和溶洞的处理
第八节 重力坝的地基处理
(1)倾角较陡的断层破碎带处理:在坝基范围内单独出露的断层破碎带,可将适当深度内的断层、破碎带及其两侧风化岩石挖除或挖至较完整的岩体。
(a)深齿坎 (b)抗滑桩 (c)预应力锚索
第八节 重力坝的地基处理
(2) 软弱夹层的处理:对于浅埋的夹层,可采用明挖清除,再回填混凝土加固;对于深层的夹层,视其对坝体稳定和基础沉降危害的程度,确定是否需要处理。如需要处理,可采用洞挖后回填混凝土的方法进行加固。为了阻止坝体沿软弱夹层滑动,可在下游坝趾处设置深齿、大型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预应力锚索等措施进行加固
当河岸较陡,又有顺坡剪切裂隙时,要校核岸坡沿裂隙的稳定性,必要时应开挖削坡,若开挖量大,也可采用预应力锚系钢筋固定岸坡
若岸坡平缓稳定,岸坡坝段可直接建在开挖的岸坡基岩上;若岸坡较陡,但基岩稳定,为使岸坡坝段稳定,可考虑把岸坡开挖成梯级,利用基岩和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增加坝段的抗滑稳定,但应避免把岸坡挖成大梯级,以防在梯级突变处引起应力集中,产生裂缝
六、两岸处理
第九节 碾压混凝土坝
碾压混凝土坝:利用高效振动碾分层碾压干贫性混凝土而筑成的大坝
碾压混凝土最早用于水利工程是1961年我国台湾省石门坝的围堰心墙。
到20世纪80年代进入正式筑坝阶段,1980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坝高89米的岛地川碾压混凝土坝。
此后,在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
,我国碾压混凝土坝建设进入高潮。
到2002年为止,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建设碾压混凝土坝40多座,高度超过100m的9座,碾压混凝土拱坝8座。其中200米级高的龙滩重力坝和132米高的沙牌拱坝在高度上、技术上均处于
一、碾压混凝土坝的特点
1.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
通仓薄层浇筑,施工工作面大,可交错薄层连续上升,无需间歇养护 ;
;巴基斯坦的塔贝拉水电站采用碾压混凝土坝,浇筑强度达18000m3/d
2.大量节约水泥,降低工程造价
普通混凝土坝中的单方水泥
第五讲重力坝的材料及构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