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中部崛起中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的博弈.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中部崛起中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的博弈
包惠珍 宫君美 [摘 要] 在中部崛起战略中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把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区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合开发与合作中已经存在或潜在的矛盾和冲突,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对于促进中部崛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中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的主要矛盾和冲突

(一)中部地区人才流失严重与沿海发达区域人才相对过剩的矛盾与冲突?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区域发展极不均衡的国家?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农村,虽然历经了30年的改革开放,但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矛盾仍然突出地表现为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内地发展的不均衡,以及中心城市和广大乡村发展的不均衡上?要解决这类不均衡的矛盾,必须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国家重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政策的重心放在支持落后地区快速追赶发达地区,城市产业反哺农业发展上?这就迫切需要引导相当多的优质人力资源到广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去建功立业?但是,根据非均衡经济学的观点,在非均衡增长条件下,一些主导产业或部门集中于一些发达地区,以较快的速度优先得到发展,形成增长极,具有较大的吸引力,高素质的劳动者由后进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在发达区域形成人才聚集高地,使得发达区域更加发达,后进区域更加落后,区域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趋于扩大,从而产生“极化运动”?这种情况与我国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的现实情况也是完全一致的,各区域人力资源存量参差不齐,一方面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急需优质人力资源去做开创性和引导性工作,但另一方面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又以高待遇?高福利等优越条件强烈地吸引中西部人才,使人才本来就非常缺乏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在人力资源上出现“雪上加霜”局面?人们曾经这样形容过这种情况,“不仅孔雀东南飞,而且麻雀也东南飞了”?频繁且过度的人才外流使广大中西部地区和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总体素质严重下降,无法满足区域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区域人才市场上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在发达区域存在着因人才的不断吸纳而产生过度聚集的趋势,这种过度聚集致使我国区域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严重降低,我国沿海有些地区就因大量人才的集聚出现了人才的相对过剩?例如,深圳对很多内地的人才特别是刚刚从校园踏上社会的毕业生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渴望在深圳找到工作,但每年深圳吸收的人才有限,结果有相当一部分人才到深圳后从事的工作根本不符合“人事匹配”的原则?这样既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又造成了“人才过剩”的假象,其实这与知识结构的供求不符?信息不完全?政策和城市建设条件的限制等原因有关,是一种相对过剩?虚拟过剩?
(二)中部地区内部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严重失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与部分城市区域人才使用中出现教育过度并存的矛盾与冲突?我衡主要表现在城乡教育发展的严重失衡上?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失衡又集中表现在城乡学生的教育资源差距过大,城市教师在学历学位?现代教育技术和年龄结构等方面大大优于农村教师?在有些城市中学甚至小学,都已经具有一定比例的硕士学位的教师?但在很多县的乡村中学,教师学历达标比例还非常低?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集居区,教师的主体还是由原来的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后形成的,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教学观念和教学技术也普遍落后,根本不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据有关研究,,比城市平均水平低近3年,?[3]我国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严重影响了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正是由于结构性教育资源的城乡不均衡,严重影响了农村发展中农民素质的提高;城乡教育层次结构的明显差异,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大学教育机会的城乡不平等,影响了农村发展所需要的中高层次人才的供给;城乡教育存量水平差异大,加大了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的压力?





人力资源开发的区域失衡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从大范围看,由于缺乏人力资源开发的宏观规划,各地区各单位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基本处于自发状态,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和宏观指导,造成了某些产业?某些部门和某些领域人力资源开发在低层次上的重复建设?而对中部地区而言,人力资源的合作和交流没有形成平台和机制?
(三)区域间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主体错位的矛盾与冲突?这一矛盾与冲突主要表现为中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比例高于沿海地区,而使用人才相对较少,出现了严重的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主体之间错位的矛盾?
根据现代人力资源经济学的观点,人力资

论中部崛起中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的博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晴雯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