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美,语文教师永恒的魅力
雷锐锋 大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不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语言美,语文教师永恒的魅力
雷锐锋 大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不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音美
语言是由语音、语义结合的,由词汇语法组成的符号体系。语音准确和用词准确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要“美”,应发音准确,口齿清晰,吐字分明,能纯正流利地运用普通话教学,力戒使用方言土语。在语文课上,教师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不仅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而且能在课堂上减少许多废话,使课堂内容更集中,也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耳醉其音”,方能“心醉其情”。一口纯正的普通话首先会给学生产生一种美感,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也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荷塘月色》、《春》等名篇时,因为没有教学挂图、磁带等辅导教具,而要使学生更为清晰地感受那个动人的场面及美景,普通话的运用则不可或缺。因此准确、流利的普通话在语文课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意美
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意学,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亲切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凡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必定是亲切自然的,教态总是让学生感到和蔼可亲的,他们十分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总是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是啊,有着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对语文课能没有兴趣吗?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教学语言独具魅力,在语文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她认为:“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她正是用自己优美生动富有魅力的语言去粘住学生的。在她的课堂上,学生往往听得如痴如醉,久久回味。可见教学语言的形象生动,可将抽象化为具体,深奥化为浅显,枯燥变成风趣,既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又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语言的形象生动有趣还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应有感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课文中的感情因素,以富有感情的语言架起学与教之间的桥梁,激起学生的喜怒哀乐,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朗读课文,教师应投入感情,体验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引导学生感受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淡淡忧愁;感受苏轼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气概。要做到这点,教师上课时应情绪饱满,善于运用各种身体态势传情达意。如,运用手势具有状物、言志、传情达意的特殊功能,使情感表达更形象生动。
使用简洁精练、清楚明白的教学语言,这是对语文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教师要以高度的科学性、严密的逻辑性,深入浅出的启发引导学生,积
语言美,语文教师永恒的魅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