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资料导言部分 1. 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 20 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现代语言学的标志著作。 3. 结构主义语言学: 20 世纪 30至 50 年代, 在欧美形成的语言学流派。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该派的奠基之作。 4. 生成语言学: 创始人是美国语言学家诺姆- 乔姆斯基, 《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其研究对象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行为。是欧美语言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5. 共时和历时语言学共时: 研究相对静止的状态——横向研究历时:探索语言在不同阶段的演变——纵向研究同: 都是研究语言的时角,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共时体现历时, 历时是共时的不同表现。异: 语言的不同时期的先后变化属于历时问题,语言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变化属于共时问题。 6. 历史比较语言学: 对不同语言或同种语言的不同发展阶段做比较研究,拟构语言的原始基础形式,确定语言间的亲缘关系,以展现语言的发展变化规律。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1. 语言是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语言是第一性,最基本的手段,文字是第二性,辅助性的,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 2.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半球,语言功能是由左半球控制的。 3. 运用语言进行传递信息,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编码、发出、传递、接受、译码阶段。 4. 思维方式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不同语言在表达思想时语法方面的特点。 5. 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与语言的性质是密切相关的。 6.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是索绪尔提出的,言语不稳定,语言是稳定的。 7. 语言是符号系统, 是最重要最典型的符号, 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约定, 无必然联系。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 它传递的某种信息, 可以通过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来推断。(远处的炊烟、病人的脉象、气色、舌苔、口气,罪犯的指纹,脚印) ————义————心理现实————客观现实语言符号指称反映客观现实: 是四维时空中外在于人的所有存在, 当下和历史上所有的人物、事物、现象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心理现实: 是客观现实经过人的认知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各种知识信息。心理现实反映客观现实 9.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和任意性是索绪尔提出的, 同时语言符号的这两个性质与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密切相关。任意性: 音与义之间没有本质的, 必然的联系, 它们之间的结合完全没有是社会约定的。(1) 相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意义:没,梅,煤,霉(2) 相同的意义可以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示:书, book;telephone, 电话; cup, 杯子。线条性: 指语言符号在使用过程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 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 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 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系统性:许多元素有机结合执行某种职能达到某种目的的形成的体系。 10. 语言符号系统是一种分层装置,主要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11. 语言系统的特点:(1 )层级性——组成规则下层:音系层:音位→音节→音步→……语调段上层:语法层:语素→词→词组、短语→小句→句子优点: a. 具有极大的弹性, 可用无限的句子满足多种思想内容的交际需要。 B. 可以以少驭多, 经济的使用, 人们只需要记住几十个音位几千个语素的规则就可以到处使用。(2)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运转规则组合关系: 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 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 直接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则要求→横向线条性( 侧重于符号与符号怎样组合成一句完整的话) 聚合关系: 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有相同作用的单位符号之间的关系→纵向替换性(侧重于如何替换现有的符号,创造更多的句子) 12. 语言符号与一般符号有何不同? A. 语言符号是所有符号中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不同于其他符号。 B. 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特点。 C. 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 是说和听的, 语言还有一个重要的物质形式——文字, 是语言的书写形式, 是语言符号( 组合和聚合关系)的符号,是口语成为书面语,是语言信息得以保存和延续。 13. 抽象的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14. 人类语言符号和动物的本质的区别体现在: 1. 任意性 2. 单位的明晰性 3. 结构的二层性 4. 能产性 5 、传授性 6. 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1. 语音和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和音位音素: 以语音的自然属性和人类的语音共性为研究对象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人类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 以语音的社会属性和语音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的最小语音单位。音节: 听觉角度最小语音单位。 2. 举例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