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
(唐诗)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着牵牛织女星。
【注释】
秋夕:指七夕,农历 七月七日 。
银烛:白色的蜡烛。
画屏:饰有彩绘的屏风。
轻罗小秋夕
(唐诗)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着牵牛织女星。
【注释】
秋夕:指七夕,农历 七月七日 。
银烛:白色的蜡烛。
画屏:饰有彩绘的屏风。
轻罗小扇:用一种很薄的丝织品做成
的小扇子。
流萤:萤火虫。
天阶:皇宫中的石阶。
【赏析】
烛光月色冷淡地映照画屏,轻举罗扇
追赶飞舞的流萤。夜色如水透着逼人
的凉寒,独自坐看牵牛和织女双星。
名句赏析——“轻罗小扇扑流
萤。”这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
活和凄凉心情。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
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
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
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
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
萤”,这一句十分含蓄。第三句,“天
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
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
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
宫女独自坐在石阶上眺望牛郎织女
星。牛郎织女虽然远隔天河,但毕竟
还能遥遥相望,毕竟还有一年一夕的
相会,而自己呢?主人公坐看双星的
动作暗示了她哀怨与期望交织的心
理活动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 803-约 852 年),字牧
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
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
“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
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
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
川文集》。七夕【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词句注释
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传说牛郎和织
女这天在天河的鹊桥上相会。
鸾(luán)扇:上面绣有凤凰图案的
掌扇。鸾,凤凰一类的鸟。扇,指掌
扇,古时模仿雉尾而制成的长柄扇,
用于坐车上,以敝日挡尘。
凤幄(wò):闺中的帐幕;绣有凤凰
图案的车帐。
星桥:鹊桥,传说七夕这日天下的喜
鹊都飞往天河,为牛郎和织女相会搭
桥。
争将:怎把。
无期别:死别;无期重逢的离别。
一度:一次。
白话译文
分开鸾扇走进了帐篷,搭长桥的喜
鹊们已经完工。怎样能将世上的死
别,去换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创作背景: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
这个传说中优美的爱情故事,令历代诗
人吟咏不已,令感情孤寂的人心醉神
驰。约大中七年(853 年)农历七月七
日的夜晚,诗人仰望天空,遥想牛女相
聚的情景,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爱妻早
亡,于是创作了此诗来追悼亡妻。
文学赏析 此诗前二句写诗人在七月七
日晚上仰望天空,遥想牛郎织女在天上
相会的美好情景:织女已经过河,并且
走出凤幄,分开障扇,与牛郎相会;乌
鹊完成填河铺桥的任务之后,全都撤回
去了。诗人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爱妻早
亡,唯有自己独留人间,再也无法与她
相会,于是诗人在后两句中发出沉痛的
三首与牛郎织女有关的诗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