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小时候字写得不好,常常受到老师和父亲的批评。他虚心听取他们的教诲,
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他写的字进步很大,受到老师的表扬。表扬的次数多了,
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举行写大楷比赛。他很快地写
好着写着,就写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
“你有你的体(身体),我有我的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晚上睡
觉时,郑板桥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体,写字也各有各的字体,本来就不一样
嘛!我为什么老是学着别人的字体,而不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体呢?即使学得和
别人一样,也不过是别人的字体,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风格,又有什么意思?
从此,他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的方
2 / 6法写字,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受人喜爱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
石铺街体”,成了清代享有盛誉的著名书画家。
怀素:
唐代的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也是一位勤奋刻苦的典范。因为贫苦,买不起
纸张,他每天取芭蕉叶来写字,后来把他种的一万多株芭蕉树叶都摘光了,于
是又作了个木盘子,刷上漆,在上面练习写字,时间长了,笔尖竟把木盘也磨
穿了。他写秃的笔,可能比智永还多,后来将秃笔埋成一座坟,名叫“笔冢”。
怀素刻苦学书几十年,终于自成一家,他的草书是我国书法艺术中的珍品。 常
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学习条件,比智永、
郑虔、怀素要好得多,难道不应该趁这大好时光,奋发自励吗?
《红叶作书,郑虔三绝》
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他青年时代就爱好
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
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天取红色
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功夫不负有心
人,郑虔终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
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前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从郑虔学书的故
事中,不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吗?
米蒂
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蒂,小时后曾经跟村子里的一个私塾先生学写字。学了
三年,费了好多纸,却写得很平常,先生一气之下把他赶走了。一天,有个赶
考的秀才从米蒂的家乡路过。米蒂听说他的字写得很好,就去求教。秀才说:
“要我教你,就得用我的纸才行。我的纸五两纹银一张。”米蒂听后,吓得目瞪
口呆。秀才又说:“不买我的纸就算了。”米蒂急了,忙说:“我找钱去。”母亲经
不住米蒂的苦苦哀求,只好把唯一的首饰当了五两纹银。秀才接过银子,把一
张纸给了米蒂,并嘱咐他要用心写字。这只不过是一张普通的纸,但米蒂不敢
轻易下笔,反复认真琢磨字帖。他用手指在书桌上画着,想着每个字的间架结
构和笔锋,渐渐入了迷。半天过后,秀才找到米蒂问:“怎么不写呢?”米蒂一
3 / 6惊,笔掉在地上,说:“纸太贵,怕废了纸。”秀才笑到:“你琢磨
书法家小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