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1
  一、导入
  山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滁州西涧》就是山水诗中的名篇,也是韦应物七言诗中少有的佳作。
  第三句的文眼——潮急。这里首先要提到一个自然现象,在春天桃花盛开的时节,往往会出现多雨的天气,称之为桃花汛。这时候山涧里河水暴涨,形成了“潮急”的景象。
  4、那么这里的“急”除了形容潮水外,还有别的含义吗?作者来这里享受清幽的环境,到晚上了,没想到春雨不断竟涨起了春潮。此时,作者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急于归航)于是,他慌忙地去找他的舟——舟在河中是什么样的'呢?(舟自横)为什么会横着呢?(水的力度很大)进一步突出了当时这春潮的急!
  四、、进入诗歌的意境
  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赏析和FLASH中的图景来想象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卷呢?请发言。
  五、体会作者的情感
  1、怜——喜爱,怜惜。开篇将幽草、黄鹂并提,用“独怜”的字眼,很明显地表露了诗人
  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
  2、舟自横——这里需要联系着作者的身世来理解它的深意了!
  韦应物出生官宦家庭,享受着世袭特权,早年是唐玄宗的皇家卫队中的一员,过着骄奢腐化的生活。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他深受震撼,发奋读书,27岁中进士,走上了仕途。做过滁州、江州、苏州等地的刺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诗中的“舟自横”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以及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
  七、背诵诗歌
  八、判断正误
  1、独怜表现了诗人对滁州西涧春景的喜爱。()
  2、幽字表现力诗人心情闲静。()
  3、潮急导致舟自横,有着必然联系。()
  4、舟自横表现力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了解古诗点染的写法。
  2、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的方法。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古诗,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4、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2、背诵诗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唐代大诗人的作品,他们都各具风格。比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以“高雅闲淡”著称的诗人韦应物的传世佳作《滁州西涧》。一起来品味他的高雅闲淡!齐读诗题。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指名释题:滁州,就是今天安徽省的滁县,是一座山城。(涧是指山间流水形成的深沟。)在城西有一条山间流水形成的深沟,有人称上马河,也就是今天的城西水库。
  二、初读古诗。
  1、出示整首诗。
  播放《滁州西涧》朗读。
  师:听完诵读,一股忧伤、无奈之情涌上心头。这首诗写的景色如此之美,作者为何时还如此忧伤、无奈呢?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去看看吧!
  2、学生自由读。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
  3、指名读。评价。
  4、齐读。
  三、走进古诗,品味意境。
  诗人笔下到底写出了哪些美景呢?请同学们拿出笔,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诗中所描写的景物。
  反馈。(草、涧、黄鹂、树、春潮、雨、渡口、舟)师:很明显,这是一首什么诗?(山水诗)。咦,我发现这首诗每一行都与“涧”有关。比如,第一行写的是涧边的景色。指名说说其它三行分别写的是涧的什么地方?
  (二写涧上,三写涧中的潮水,四写涧的渡口。)今天我们用欣赏山水国画的方法来欣赏它。
  国画中有一种技法称为:点染法。和我们文学中讲的“文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首诗中,每一行都有一个文眼。
  1、比如说第一行诗。出示:独怜幽草涧边生。讲的是?(草)那么这草是什么样的草呢?(板:幽草)这里的“幽草”即是第一句的文眼,用“幽”来点染“草”。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沉静、安闲)那么,这个“幽”字在这里就赋予了“草”独特色彩和意味!你们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草?谁来描述一下?草在涧边,水源充足,长势怎样?(茵绿、厚密、未经践踏)鼻端闻到了什么?(芳香、清新)作者就独怜(爱)这幽草。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评读。真是一个幽静的好处所啊!作者眼前一片绿,连涧水都成绿的啦!看,理解了诗中的关键词,就好比找到了窗户,诗的意思自然就出来啦。齐读。
本文格式为W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临近再说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