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摘要】洋务运动是中国由闭关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近代的重要标志,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的,在全
国各地搬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即“洋务运动”。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三支海军建立海军衙门:建立
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人才,派遣留学生。本文试图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及科学技术等方面谈谈洋务运动在
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对我们21世纪进行中国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发展
科学技术,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世界近代化运动随着各国工业革命的
胜利而开始,中国也顺应了世界近代化的潮流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化进
程。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拉开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序幕。从19世纪
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向工业化迈出的一大步,它加
快了中国封建社会向新的社会体制转变的过程,为中国社会开始向近现
代社会的发展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但是,最终它还是以失败结束。洋务
运动失败原因除了满清政府的腐败之外,还在于洋务运动的主持者和支
持者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单纯地看成一个技术行为或生产行为,
而忽略了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要求与之紧密相连的政治、
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使由这些相关因素构成
一、思想启募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封建伦
理道德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社会风气也有所改变。以往的“重农
抑商”“重本抑末”和“士”为“四民”首、商为“四民”之末的传统观念有了
比较明显的变化。在近代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中,商人和商业的社会地位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人现代民族
主义意识的增长,推动了中国人与现代社会的接轨。在对西方世界和中
国自身的认识上,很多开明的官僚和士大夫也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
念。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再不被认为是“师事夷人”之举,而被看成是
求强求富得重要手段。对西方的技术制造和各种器物,再不被认为是
“奇技淫巧”,而被看做是“制造之精”。中国再不是立于世界“中央”的
“天朝上国”,也不是孤立于世界之外的“华夏”之邦,而是世界各国的一
员,并且是远远不如西方各国的一员。由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其他社
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
些变化。西方的科学技术被视为中国求强求富不可缺少的学问,它们不
但被用于军事和军事工业,也被用于工业和城市社会生活,从而在城市
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传统的风俗习惯有了一些改变。
二、军事
洋务运动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制造枪炮船
舰、建立外交机构、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等。在军事方面,洋务派通过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
现代化的生产方法,先后建立起一批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军事工
厂,使中国的军事工业从无到有;以军事工业的开展为契机,洋务运动开
设了一些军事学校,培养了一批近代军事人才。洋务运动,一方面,对于中
国自身来讲'它是清军使用原始的冷兵器的比例减少与近代先进火器使
用比例逐步上升的过程
浅谈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