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桃子》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和除法"
32页“分桃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和除法”32—-33页“分桃子”,教材是通过学生动手分一分,体科书从“小猴分桃子”的情境入手,安排了第一个“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由浅入深初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平均分是一个生活中的常用语言,也可以用“同样多"“一样多”,逐步过渡到表象程度,充分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谜语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可以个谜语,想猜猜吗?出示谜语(小姐生来嘴儿歪,粉红脸蛋擦起来,麻脸娃娃肚里藏,五月仙果人人爱.)谜底是一种水果,猜出是什么水果了吗?(桃子)对是桃子,你们喜欢吃桃子吗?在小动物中谁最爱吃桃子?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个故事。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得意的小猴子,有猴妈妈和两个得意的猴宝宝。一天,猴妈妈从树上摘了许多又红又大的桃子,小猴子可快乐了,同学们快数数猴妈妈共摘了多少个桃子?(8个)两只小猴看到了这么多又红又大的桃子,馋得直流口水,争着强着要吃。同学们,假设你是猴妈妈,你打算怎么分这8个桃子? 你愿意帮助猴妈妈吗?(板书课题:分桃子)(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分桃子
1、师:请同学用桌面上的8个圆片代替桃子,来动手分一分,看一看能有几种分法。
2、学生动手分一分,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多媒体演示、老师板书)
问:谁有不同分法?为什么这样分?
4、师: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那种分法最公平,两只猴子都会满意?说一
说你的想法和理由。
5、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
6、师:每份分得一样多或同样多就很公平。在数学王均分.(板书:平均分)(精品文档请下载)
7、提问:什么是平均分?
8、师、猴妈妈是怎么分的呢?两只小猴有什么反响?为什么它们很快乐呢?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合作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分法的多样性和合理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涵义,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主人翁意识,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贴近学生的心理开展特。同时在小组讨论和操作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同学都参和其中,极大程度上调动起了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同伴互助关系。)
(精品文档请下载)
活动二、小猫钓鱼
1、师:小猴吃了桃子很快乐,他们请小猫来做客,并给他们准备了精巧的小鱼(出示课件)他们希望每只小猫都快乐他们应该怎样分呢?(精品文档请下载)
2、学生答复(把12条小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
3、师:你们能帮助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吗?如今老师就给你们一个小组合作的时机,,四名同学分别扮演是四只小猫,数出12根小棒代替12条小鱼,先讨论一下该怎么分?。 (精品文档请下载)
4、学生活动开场,老师巡视指导
5、汇报讨论结果 (课件演示)
6、老师小结:不管用什么方法来分,只要每份
分桃子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