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思政基础试题库.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0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2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试题库绪论(邹伟建) ………………………………………………………………… 2 第1章(陈天翼) ………………………………………………………………… 5 第2章(张坚) …………………………………………………………………… 12 第3章(杨党校) …………………………………………………………………… 16 第4章(杨党校) …………………………………………………………………… 22 第5章(叶伟军) …………………………………………………………………… 28 第6章(邹伟建) …………………………………………………………………… 31 第7章(张文) …………………………………………………………………… 36 第8章(张文) …………………………………………………………………… 39 基础教研室 2010-6-15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试题一、单选题 1.“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出自(C)。 A. 孟子 B 鲁迅 C. 梅贻琦 D 。郭沫若 2.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就是(A),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 A. 思想道德素质 B. 思想道德修养 C. 德育素质 D. 思想品德 3.“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 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这是( C )的名言。 A. 拉康 B. 苏格拉底 C. 但丁 D. 费尔巴哈 4. 中学教育的内容是多学科性的, 全面的, 不定向的, 大学则是一种定向的( A )教学。 A. 专业 B 自由 C. 传统 D. 封闭 5. 按科研规模的大小, 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 研究教学型, 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 4 种。你所在的大学以属于( D)。 A. 研究型 B. 研究教学型 C.. 教学研究型 D. 教学型. 6. 科学调查表明,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是( C )岁。 ~30 ~30 ~45 ~40 7.“八荣八耻”是胡锦涛总书记在( A)- 提出来的。 年3月4日 B2005 年4月4日. 年4月3日 年3月4日 8. 大学生要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其中( .A) 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 D )的竞争。 A. 知识 B, 科技 C, 能源 D. 人才 10. 当今世界的发展主题是( B)。 A. 竞争与合作 B. 和平与发展 C. 节能与环保 D. 科学与发展 1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 D )总书记提出的。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12. (B)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 是种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 A. 以热爱民族为荣, 以危害民族为耻 B. 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 C. 以热爱中华为荣,以危害中华为耻 13. (C)。“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我们是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人民服务,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所在。 A. 以热爱和平为荣, 以挑拨离间为耻 B. 以热心公益为荣, 以背信弃义为耻 C.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14(B)。科学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源泉,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 首先必然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一个崇尚科学的民族, 必然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族。 A. 以好学上进为荣, 以不学无术为耻 B. 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 C. 以开拓创新为荣,以因陈守旧为耻 15(A)。劳动光荣, 文化长久。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要求每一个公民要坚持勤奋学习, 辛勤劳动, 扎实工作, 兢兢业业地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多作贡献。 A.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 B. 以扎实工作为荣, 以故意怠慢为耻 C. 以勤奋学习为荣,以好吃懒做为耻 16. (B)。团结出凝聚力, 战斗力和创造力。要把各种力量凝聚起来,组织起来,同心同德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要提倡急他人所需, 帮他人所难的团结互助精神, 人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处处尊重和爱护他人。 A. 以互相关心为荣,以漠不关心为耻。 B.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C. 以同心同德为荣,以结党营私为耻 17. (C) 。诚信是立身之本,发展之道。构建和谐社会,个人需要诚信,集体,社会需要诚信,国家更需要诚信。只有人人讲诚信, 取信于他人, 给他人以信任,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A. 以取信于人为荣,以失信

2012思政基础试题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精选文库
  • 文件大小216 KB
  • 时间2017-03-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