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
▌ 1、中国香港上市要求
香港主板
香港创业板
市场目的
目的众多,包括为较大型、根底较佳以及具有盈利纪录的公司筹集资金
为有主线业务的增长公司筹集资金,行业类别及公司规模上限
盈利要求
采“盈利测试〞标准:会对H股上市,政策上较为支持,所需的时间较短,手续较直接。 缺点:未来公司股份转让或其他企业行为方面,受国内法规的牵制较多。不过,随着近年多家H股公司上市,香港市场对H股的接受能力已大为提高。
B. 发行红筹股上市
红筹上市公司指在海外注册成立的控股公司(包括香港、百慕达或开曼群岛),作为上市个体,申请发行红筹股上市。 优点:,控股股东的股权在上市后6个月已可流通; 、供股等股票市场运作茧自缚灵活性最高。
C. 买壳上市
买壳上市是指向一家拟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的控股权,然后将资产注入,到达“反向收购、借壳上市〞的目的。 香港联交所及证监会都会对买壳上市有几个主要限制: 全面收购:收购者如购入上市公司超过30%的股份,须向其余股东提出全面收购。 重新上市申请:买壳后的资产收购行为,有可能被联交所视作新上市申请。 公司持股量:香港上市公司须维护足够的公众持股量,否那么可能被停牌。买壳上市初期未必能达至集资的目的,但可利用收购后的上市公司进行配股、供股集资;根据?红筹指引?规定,但凡中资控股公司在海外买壳,都受严格限制。 买壳上市在已有收购对象的情况下,筹备时间较短,工作较精简。然而,需更多时间及规划去回避各监管的条例。买壳上市手续有时比申请新上市更加繁琐。同时,很多国内及香港的审批手续并不一定可以省却。
▌ 5、优势&局限
优势:
〔1〕中国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的深圳接壤,两地只有一线之隔,是3个海外市场中最接近中国的一个,在交通和交流上获得了不少的先机和优势
〔2〕中国香港与中国大陆特殊的关系。中国香港虽然在1997年主权才回归中国,但港人无论在生活习性和社交礼节上都与内地中国居民差异不大。随着普通话在中国 香港的普及,港人和内地居民在语言上的障碍也已经消除。因此,从心里情结来说,中国香港是最能为内地企业接受的海外市场。
〔3〕中国香港在亚洲乃至世界的金融地位也是吸引内地企业在其资本市场上市的重要筹码。虽然中国香港经济在1998年经济危机后持续低迷,但其金融业在亚洲乃至世界都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中国香港的证券市场是世界十大市场之一,在亚洲仅次于日本〔这里的比较是基于中国深沪2个市场分开统计的〕。
〔4〕在中国香港实现上市融资的途径具有多样化。在中国香港上市,除了传统的首次公开发行〔IPO〕之外〔其中包括红筹和H股两种形式,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注册地的不同,这里不详述〕,还可以采用反向收购〔Reverse Merger〕,俗称买壳上市的方式获得上市资金。反向收购的方式将在后面的美国上市中详细介绍。
局限:
〔1〕资本规模方面。与美国相比,中国香港的证券市场规模要小很多,它的股市总市值大约只有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的1/30,纳斯达克〔NASDAQ〕的1/4,股票年成交额业是远远低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甚至比中国深沪两市加总之后的年成交额都要低。
〔2〕市盈率方面。中国香港证券市场的市盈率很低,大概只有13,而在纽约证券交易
香港上市条件及优劣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