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克和千克说课.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克和千克》的教学反思
刘 颖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了一些反思:
一、把抽象的质量单位和详细的生活物品相联络,把不直观不详细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到的生活表象,让学生在掂一掂、比一比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充分感受,是非
《克和千克》的教学反思
刘 颖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了一些反思:
一、把抽象的质量单位和详细的生活物品相联络,把不直观不详细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到的生活表象,让学生在掂一掂、比一比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充分感受,是非常适宜学生学习、思维特点的。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理解每一个单位实际有多重,可以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理解1千克大约有多重,把抽象的1千克和生活中的详细物体联络,形成表象,从而初步建立1千克的观念。特别是“找一找”这个环节,不仅通过“比照着掂”让学生进一步感受1千克到底有多重,而且在各小组交流找到的1千克物品时,让学生资源共享,形成更丰富的表象,加强质量观念。
二、在学生把质量单位和生活表象建立了对应关系之后,并运用形成的质量观念,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对生活的指导意义,从而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当看到物品的质量后,学生能用“相当于两枚2分的硬币"、“相当于100袋1千克的洗衣粉”这样的语言进展描绘,说明已经把1克和1千克的感觉深深的记在了心里,说明学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活动是有效的,。其实,在本环节之前的稳固练习中,学生已经能用这些方法来选择物品适宜的单位了。我想从实际生活到数学知识,再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应该就是学习的真正意义吧!而我们正是在精心为学生搭起一座生活和数学的有效桥梁!
三、关注体验活动的有效性:
1.学习材料的选择进步活动的有效性。①本节起始课,除了在相应环节中出示了各种秤的图片外,并没有让学生进展大量的称量活动,只把一个台秤请进了教室,且是用于对各小组同学找出的1千克物品的验证及对1千克=1000克的演示上。这样做更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观念,知道1千克=

克和千克说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keck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