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600字
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600字1
《狂人日记》是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由作者鲁迅于一九一八年四月创作,初次载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作品中的狂人是一位有病的返回家乡的人。当他回到从前的家乡时
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600字2
他,弃医从文,一生以笔为武器,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其诸多文学作品激发着当代的年轻人。其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呼喊》中的一篇。以第一人称的视觉向我们叙述了一个“狂人”的故事。日记中的“狂人”胆怯全部人的眼光,认为身边的人都想害他,想吃掉它。医生给他看病,让他“静养”,他便以为是让他养肥,可以多吃肉。“狂人”实际是觉醒的学问分子形象,可是,它的四周全是被封建思想所侵蚀了灵魂的人,而他所胆怯和抗拒的则是封建传统“吃人”的惯例。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样的一句话“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这是作者对孩子的深深期望。“救救孩子!”这是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抗拒和新一代的担忧。在此,他一次次的呼喊“救救孩子!“那不仅仅是孩子的呼喊,那更是一个中国的希望!更让我体会到一颗赤子之心在跳动,在黑暗中发出光芒耀眼的亮光,在担心与着急中交织着,感叹那个时代的浮华与苍凉,同时也为有鲁迅这位宏大的文学大师而倍感傲慢、骄傲。
现如今,新中国已经成立,过去的封建传统早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中。像钱学森那样的狂人接连在沉溺的梦中醒来,他是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在钱学森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老是学问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和学问分子的典范,是宏大的人民科学家,正因为有钱学森这样子的人,我们才会有如此强大的》之后,内心思潮起伏。其中的“从来如此,便对吗?”让我明白了,懂得去大胆的提问去,去质疑,因为“凡事总须要探讨,才会明白。”
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600字3
这篇小说是描写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把他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觉柔软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狂人”诞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对社会的恐怖心理。他认定现在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他半夜察看历史,望见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他对吃人社会发出英勇的`挑战,信任将来的社会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吃人”的本质,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
“狂人”的第一则日记就吸引了我。虽然,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是平凡一般的五句话。但这平凡与一般却又与别处不一样,平凡得稀奇,一般得入胜。简洁的“我怕得有理”这句话,就让我的心起先揣测:下面会写些什么?
一个人的文章,若能抓住读者的心,那就算是好文章了。鲁迅就是这样一个好作家。
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600字4
黑暗是什么?是负着空虚的负担,是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是精神上的愚昧,是肉体上的束缚?是不行逾越的高山,是刺痛灵魂的荆棘?是刺破心灵的
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60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