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简介德阳, 别称旌城, 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东北部。德阳市是成渝经济区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和成都经济区重要增长极,也是四川省重点规划在建百万人口城市。作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 德阳市生产了全国 45% 以上的大型轧钢设备,也世界最大的铸锻钢制造基地,发电设备产量全球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全国第一。全国 60% 的核电产品、 40% 的水电机组、 30% 的火电机组、 50% 的大型轧钢设备、 20% 的大型船用铸锻件由德阳制造。德阳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其境内拥有“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古蜀文明遗址。作为国家森林城市, 其还是中国唯一的“联合国清洁技术与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 1983 年8 月 18 日,国务院函安( 1983 ) 156 号文批复: “同意设立德阳市。德阳市驻德阳城关,辖城区街道办事处、汉旺镇和旌阳、城区、八角三个公社。” 1984 年9月 12 日,国务院批复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设德阳市市中区的请示》:“同意撤销德阳县建制, 将德阳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德阳市; 德阳市设立市中区。” 1996 年8月3日, 撤销德阳市市中区建立旌阳区和罗江县。德阳市现辖旌阳区、中江县、罗江县 1区2 县,代管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3 市。德阳市行政区划一览县级行政单位幅员面积(单位:k㎡) 常住人口邮政编码行政中心旌阳区 648 735070 618000 旌阳街道什邡市 863 412758 618400 方亭街道广汉市 551 603115 618300 雒城镇绵竹市 1245 477868 618200 剑南镇罗江县 448 212186 618500 万安镇中江县 2200 1186762 618100 凯江镇交通公路德阳交通便利, 距离成都 41km , G5 ( 京昆高速公路)、 G42 ( 沪蓉高速公路)、成德南高速公路、遂德阿高速公路、成都第二绕城高速、成都第三绕城高速、成绵高速公路复线、国道 G108 贯穿境内,在建天星大道,金旌大道,旌江大道将进一步拉近与成都的联系。在建的德阿公路将在几年后改变德阳与阿坝接壤却路不通的局面, 从而打通通往龙门山地震带的生命通道。新近规划的德遂高速公路建成以后将打通通向东西向的“血脉”, 进一步改善德阳的交通环境。铁路宝成铁路纵贯市域南北, 成绵乐城际铁路在此设有德阳站、广汉北站和罗江东站。航空南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50 余公里,北距绵阳南郊机场约 45 公里,航空优势明显。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德阳市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东北部,地处东经 103 ° 45 ′-105 ° 15 ′北纬 30 ° 31 ′-31 ° 42 ′之间。南靠成都, 北接绵阳, 东壤遂宁, 西邻阿坝。 1983 年8 月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地级市, 四川省重点建设的九大城市之一,是成都旅游门户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幅员面积 581 8 平方公里。地形特征德阳市境狭长, 东西宽约 65 公里, 南北长约 162 公里,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龙门山脉中段, 山地面积 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的 % ; 中部为成都平原东北部, 面积 平方公里, 占全市总面积的 % ; 东南部为盆中丘陵, 面积 3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 。气候特征德阳市地处中纬度,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 气候温和, 四季分明, 降水充沛。市境内地形地貌多样,气候差异大,形成不同的小区气候。气温沿山体坡面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立体气温显著, 气候类型多样, 有山地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等。中部和东南部的平原和丘陵( 占全市总面积的 80%) , 受亚热带纬度地带性影响, 气候温暖湿润,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 15 ℃— 17 ℃, 最冷月(1月) 平均气温5℃—6℃, 最热月(7月) 平均气温 25 ℃。年平均日照时数 1000 — 1300 小时,日平均气温终年高于 0℃,≥0℃积温 5500 — 6000 ℃。极端最高气温 ℃(2013 年8月 24 日), 极端最低气温- ℃( 1976 年 12 月 21 日)。年总降水量 900 — 950 毫米, 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 西北部年降水量 950 毫米以上,中部 900 — 950 毫米,东南部 960 毫米以下。降水量多集中在 5— 10 月,占年降水量的 87 — 89% ,降水量最多年达 1400 — 1500 毫米,最少年仅 530 — 630 毫米。年平均无霜期 270 — 290 天。平均每年降雪日数 1—3 天,多出现在隆冬季节。平原、丘陵盛行偏北
德阳市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