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
第1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第一节 生态因素
1. 光对生物的影响
种类
主要作用
例子
光
(1)对植物分布起决定性作用
海水200m以下无植物分布
陆地:喜光植物小麦、玉米等;喜阴植,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第三节 生态系统
1.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第10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2. 生态系统的类型
(1)森林
分布区域:(较)湿润地区
整体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长期稳定
主要生物:植物以乔木为主;动物多树栖攀援
生态效益
①是人类的资源宝库
②是生物圈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体
③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2)草原
分布区域:干旱地区,年降水少
整体特点:动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不稳定,种群密度剧烈变化
主要生物:植物以草本为主;动物大多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
生态效益
①提供大量的肉、奶和毛皮
②调节气候,防风固沙
草原退化:由过度放牧及虫害、鼠害等原因所致
第11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3)城市
组成
自然系统
经济系统
社会系统
物质流、能量流
信息流
网络结构
特点
(1)人起主导作用
(2)高度开发的生态系统,对其他系统有强烈依赖性
和干扰性
(3)自动调节能力弱,容易导致环境污染
保护
(1)强化城市和区域生态规划
(2)改进城市工业的生成工艺和管理体制
(3)加大城市绿化和美化
(4)提高居民环境意识
第12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4)农田
特点: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生物:主要为农作物,还有与之构成竞争关系的杂草,抗逆性差,抵抗力稳定性低
发展条件:加强人对农田管理:播种、施肥、灌溉、除草、治虫
退化:人的作用消失,杂草丛生
生态农业
概念:运用生态学原理,保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应用现代科技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原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5)海洋
特点:巨大生态系统;植物以浮游植物为主
限制因素:主要是阳光、温度、盐度
生态效益
(1)海洋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为人类提供蛋白质、工业原料和能源的重要场所
(2)调节全球气候
生态资源严重衰退
(1)长期过度捕捞
(2)环境污染(废水、污水、石油、重金属、农药、有机物污染)
第13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6)湿地
概念:沼泽和沿海滩
限制因素:主要是阳光、温度、盐度
作用
(1)生活和工农业的直接用水来源
(3)为湿地植被防风消浪、护岸固堤
(2)能补充地下水
(4)消除污染
(5)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保护:加入“湿地公约”、建立重要湿地等
(7)淡水
类型:河流、湖泊、池塘
限制因素:主要阳光、温度、盐度
第14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3.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1)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它们的区别见下表:
项目
组成成分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同化作用类型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阳光、热能、空气、水分、无机盐等
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主要是绿色植物,也包括化能自养生物
将无机盐合成有机物,把光能或无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的化学能,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自养型
消费者
包括各种动物
对于植物的传粉、受精、种子传播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异养型
分解者
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等。还有一些腐食性动物,如蚯蚓
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
异养型
第15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2)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现以一条食物链进行分析:
食物链
草→
兔→
狐→
狼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营养级别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生物与环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