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之把握说明方法
【典例呈现】
一、〔20 4·四川南充卷〕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紧要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开展的特别稀缺的资源。此时此刻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非常短缺的的 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非常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袤,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顶峰将到达 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 700立方米,将接近或到达世界公认的用水戒备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干脆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扩散;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难。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实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缺乏。
其次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开篇导语】
纵观近年各地中考科技说明文阅读题,说明方法考察的重心逐步由对说明方法本身的辨析转移到以对说明方法作用的理解为主。分析说明方法,一般要驾驭以下技巧:
一是辨识说明方法的类型,重点在于体会其作用。
二是要区分主次,明确哪一种是主要的,以便更好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三是要留意与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的区分。记叙文中运用譬如的修辞手法是为了把人物和事务表达得更形象,更生动;而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还有些同学看到表达性文字,就一概认定是“举例子”,其实有时是引用传闻、故事来增加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激发读者的想象和爱好,有时只是一般性的表达,是文章写作的一种技巧。
【考点解析】
◇考点一 辨析说明方法
[思维轨迹]例一题目中的选项A考察选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通读文章,考生可以发觉首段中说明了“霾”的定义,第三自然段中又说明了“”的定义,毫无疑问,是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另外,在选文中,“ 0千米”“ 0微米”“ 微米”“~ 0微米”等数据比比皆是,由此可以看出,文章还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考点二 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说明文阅读之把握说明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