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普医疗,第二的野心
陈伟 曾经创业板最大权重股乐普医疗总市值蒸发34亿元。公司创始人蒲忠杰减持1500万股,,成为创业板中最大单笔套现金额。市值缩水、大股东减持,对投资者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即便如成长能否继续延续?
依照人口比例,我国药品与器械人均消费比例为10:1,而发达国家为1:1。美国总人口3亿,每年实施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例数约为120万例,日本人口1亿,每年实施手术例数约30万例,而2008年实施手术例数仅仅为18万例。我国目前年销售30万个支架,似乎离1:1的行业瓶颈还很远。
据悉,我国需要支架的心血管病人超过2000万人,每年新增100万人,而通过接入治疗和搭桥手术的病人充其量不过30万人,由此可见,公司的有载体药物支架业务未来几年仍能保持较好的增长。
李国强认为,“如果数据可信,国内每年新增病人为100万,,每年应该生产160万个支架才能达到平衡。目前,我比较差的还是在农村,10800元的药物支架在城市能够消费,但是在农村就不能接受。医改的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看得起病,主要是解决价格和保障比例。乐普并不怕降价,医疗器材价格空间还是有的。”
乐普医疗2007-2010年的综合毛利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盈利能力增强得益于药物支架系统产销量的提升,以及支架系统生产国产化带来的成本下降。分析师认为,虽然国内外产品在产品性能、质量方面,总体差距不大,但国外支架产品的价格明显高于国内同类产品,且其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对需求快速增长的二、三级城市覆盖不足,因而其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
目前,我国在心脏支架技术的研发能力与领先的美国企业已经同步,正在研发完全可降解支架。,仍然比2万元的美国便宜近一半。
李国强介绍,乐普医疗早在上市前已经与二、三线城市医院实现良好的销售对接,不仅提供产品,还请专家医生前去培训,很多医院掌握了安装心脏支架的技术,和医院形成良好稳定的供求关系,也为公司其他产品的销售建立了良好平台。
乐普产品销售范围约覆盖全国85%左右心脏内科手术的医院,150余家代理商负责900多个医院,每一个代理商负责7至9个医院,代理商只能在指定的医院销售,实现了对整体的控制,而且被并购公司的产品也在公司的销售网络下进行,实现了优势互补。过去五年内,销售的优势才使得公司进展极快。在二、三线城市的竞争力是乐普“坐稳”的根本。
并购与研发同行
最新的财报显示,,,%。业绩主要得力于此前并购项目对业绩的增量。支架继续降低成本的同时,扩大销量,而封堵器增速放缓,其他医疗器材的销售大幅提高。不过随着支架等产品市场份额在激烈的竞争下,增长空间必然放缓。
未雨绸缪才是一家上市公司持续高增长的前提,公司着手产业链条的延展,上下游的建构。
乐普医疗的收购目前看起来很成功。2010年4月,,今年一季度产生效益是66万;2010年11月份收购的北京思达则在同年贡献利润1104万,一季度贡献308万。
卫金帆的主要产品是血管造影机,这
乐普医疗,第二的野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