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省情
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为加强边防;设“福建经略使”。始有“福建”一词。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据闽成立闽国基本上奠定了后来的省界。福建又有“八闽”之称,南宋时福建设l府5州2军,府、州、军为其中有工业利用价值的21种,矿产地300多处。砂、花岗石、叶蜡石等探明储量居全国前列,饰面花岗石、高岭土、明矾石、玻璃用石英砂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盐业资源丰富,生产条件好,,,可以大规模利用的盐化工业品有氯化镁、澳素、石膏、钠镁盐、加碘盐等。台湾海峡石油、天然气也已显现较好的资源潜力,海峡西部3个成油凹陷油气前景看好,有望在厦澎凹陷、乌丘屿凹陷、澎北隆起建设油气田,。
(3)滨海旅游资源。福建山多海阔,山海兼容,优越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多种多样的海岸类型,景色秀丽的岛屿,千姿百态的海蚀景观,加之沿海众多富有宗教、文化、军事、历史内涵的名胜古迹和新兴的港口城市,构成理想的观光度假胜地,其中有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鼓浪屿、清源山、太姥山、海坛岛和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湄洲岛以及“海上绿洲”东山岛等。
(4)海洋能源资源。福建沿海地热梯度较大,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开采价值的热水区域较多;沿海风能资源丰富,可利用时数达7000—8000小时;沿海可利用潮汐发电的海水面积达3000平方千米,潮汐能理论装机容量达3425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033万千瓦,%,居首位。
全省已发现矿产119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总数的69%。已探明储量并列入全省非普通砂石黏土类储量表的矿产99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25种,非金属矿产73种。上表矿区1561处,其中:大型58处,中型127处,大中型矿区均以非金属矿为主。
(1)野生动物资源。全省已记录分布的野生脊椎动物有1686种,约占全国的30%,其中:鸟类550多种(含亚种),兽类150种(含亚种),两栖类46种,爬行类123种,鱼类817种(其中文昌鱼纲1目1科3种、圆口纲1目1科1种、软骨鱼纲11目25科63种、硬骨鱼纲24目152科750种)。已定名昆虫10000多种,全国昆虫共33目,福建除缺翅目和蛩蠊目外有31个目。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37种;列入福建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79种。鸟类中有85种是在福建首先发现并命名的,沿海湿地分布有水鸟12目28科194种,%;属于福建特有的有白背啄木鸟、橙背鸦雀、挂墩鸦雀、赤尾噪鹛、黄冠绿啄木鸟、小山蛙等;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鸟类有205种,%;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鸟类有70种,%。
(2)野生植物资源。全省分布有高等植物4703种,%,其中蕨类382种、裸子植物70种、被子植物4251种;其中兰科植物有60属119种6变种。此外,有苔藓361种、真菌486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52种,其
中:国家Ⅰ级7种,国家Ⅱ级45种;列入福建省第一批地方重点保护珍贵树木的有25种。全省可供开发利用的野生植物达3000多种。
福建加大对华南虎、金钱豹、黑脸琵鹭、南方红豆杉、兰科植物等的保护、拯救力度,在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率先启动华南虎繁育与拯救工程,目前已成功繁育华南虎20只;在三明动物园启动金钱豹繁育工程,目前已成功繁育6只金钱豹;在明溪县启动南方红豆杉保护与人工培植利用工程,每年可提供南方红豆杉苗木数百万株。重点对沿海湿地水鸟资源进行调查和监测,基本摸清资源现状及分布,发现黑脸琵鹭在福建有7处分布地,其中福宁湾、兴化湾和漳江口为越冬分布区;近年来新增白脸鹭、红脚鲣鸟、蓝脸鲣鸟、黄脚银鸥、遗鸥、白领翡翠、斑头大翠鸟、白腰燕鸥、黑冠鳽等10多种福建新分布鸟类物种记录。全省批建自然保护区85处,其中:国家级10处,省级22处,市、县级自然保护区53处,还建有自然保护小区(点)3300多处,总保护面积达80多万公顷,%。批建国家湿地公园2处、国际重要湿地1处。已建自然保护区保护了全省9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70%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70%以上的主要江河源头森林植被,25%的天然湿地,初步形成布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较为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6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4年末,福建省常住人口为380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352万人,%,。,‰;死亡人口
福建省省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